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三亚市端午节开展的云活动你看了吗?

发布时间:2020-06-28来源:

三亚市图书馆端午节期间

共开展4场“端午”主题线上活动

没看过活动的小伙伴们

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

↓↓↓

端午节线上图文展(精选) 

 

《悬艾草》出自清代徐扬《端午故事图册》。在端午节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裹角黍》出自清代徐扬《端午故事图册》。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铜版画:19世纪上半叶,广州珠江上的龙舟赛。

 

朗读亭| 仲夏端午,共祈蒲酒话升平(节选)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提到端午,无论南北,心中所想必有吃粽子的习俗。虽然粽子的馅儿南北各有千秋,咸甜之分历来都有,肉粽、红枣、蛋黄、八宝、火腿……无需统一,百吃不厌,但粽子带来的不仅仅是口舌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与纪念。

除此之外,赛龙舟,悬钟馗画像,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礼……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那你知道这些习俗的来源都是什么吗?

吃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饮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人们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就叫作雄黄酒,是端午节的饮品。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雄黄酒有驱妖避邪、杀虫解毒的功效。雄黄酒不仅可以饮用,在端午节人们还往往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蟾蜍等不上身。

 

小晴姐姐讲故事| 《端午节》(节选) 

端午节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本次小晴姐姐讲故事——《端午节》线上活动,由三亚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小晴姐姐将绘本《端午节》的故事录制成音频,并配合具有浓厚节日氛围的绘本图片,将端午节祭祀屈原的故事向小读者们娓娓道来。

 

 

QQ阅读| 五月五端午节到,闻粽香读好书(节选) 

挂钟馗画像 

钟馗,是中国传统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挂钟馗画被寄寓祈福纳财、驱妖伏鬼、驱疾祛疫、护佑家宅。

端午悬挂钟馗图像是相沿积久的民风习俗。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因此,端午时节悬挂钟馗图像是有深刻寓意的。一方面,辟邪,通过悬挂钟馗图起到驱妖斩鬼的效用;另一方面,避瘟,钟馗一直被当作驱除疠疾的神祇受到民间的广泛信仰。端午节挂钟馗画像,除了辟邪避瘟,还被寄寓了迎福祯祥之意。

佩香囊 

端午是夏季初起,也是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端午佩香囊既是一种民俗,又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雄黄、冰片、樟脑等。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据悉,截止至6月28日,三亚市图书馆开展的4场“端午”主题线上活动,共惠及400余名市民读者。其中开展“小晴姐姐讲故事——《端午节》”线上绘本有声阅读,吸引110余名读者收听;“仲夏端午,共祈蒲酒话升平”线上朗读亭活动,共60余名读者参与线上“端午”主题朗读;“QQ阅读”为读者带来3本电子书普及民族传统习俗知识,约60名读者参与阅读;开展“端午节”线上图文展吸引150余名读者鉴赏;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读者过好端午这一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陈 明朗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