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read_image.jpg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孙毓雄 烈士

发布时间:2020-04-02来源:三亚文明网

 

 

孙毓雄,字仲家1915年出生,海南崖县一区梅东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同胞兄弟五人,毓雄排行第二。父亲如梁,前清廪生,当过基正小学校长,是村里知书达理的人。家庭拥有大幅的土地兼有盐场,其家庭之豪富遐迩闻名。毓雄娶崖城曾任过国民党县长陈其庚之女为妻,胞姐嫁给崖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黎茂萱,崖县社会上流人物是他的亲戚和朋友,交往面甚广。

毓雄身体健壮,形态魁梧,性情豪爽,资质聪慧,爱好文学,书画诗文都得手。他为人恭谨,心地善良,别人有难,解囊相助,深受群众爱戴,乡里众人都称“二哥”。

毓雄从入学读书起就听到老师讲述帝国主义侵凌压迫我中华民族的种种罪行,又目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苛税重剥,封建地主的横行霸道,导致盗贼四起,土匪猖獗,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的混乱景象,深有感触。

1925年黎茂萱受党组织派遣回崖县进行革命活动。1926年秋同陈英才、陈世训、麦宏恩一起创建崖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东南支部,同时成立由共产党人主持的崖县国民党党部和崖县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宣传,传播马列主义。自此,黎茂萱到梅东岳父家。毓雄自小爱读书,曾在黎茂萱处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受到了熏陶,开始对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有个影印。特别是刘秋菊、林茂松来到梅山之后,黎茂萱、何赤以“梅山女婿”的身份来到梅山和刘、林两人共同开展革命活动之后,与毓雄频繁接触。毓雄在他们的启发教育下,开始信仰共产主义,拥护孙中山“联共、联俄、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能够背弃封建地主家庭,故于1936年由他姐夫黎茂萱和何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抗击侵略者。在此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孙毓雄义无反顾的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他曾多次从家里拿出钱财援助“抗日后援会”、“青年抗敌同志会”和发起“革命文艺”,创办“书报推销站”等活动,他发挥绘画所长,画出各种漫画配合学生宣传队深入街头巷尾和乡村进行抗日宣传。孙毓雄在抗日号角的推助下,再也坐不稳了,他拍案而起,发出了铿锵的誓言:“宁为抗日死,不愿当亡国奴而生”,决心离开温暖的家庭,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抗日。毓雄赴延安的事,父亲知道后一时不能够理解,但他坚持耐心地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说服了父母亲,又有姐夫黎茂萱从旁边帮助开导,最后父母还是同意了他的延安之行。并备足路费给毓雄北上延安。毓雄经过一个月余时间的辗转和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陕北,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班学习。在“抗大”,毓雄曾多次聆听毛主席和党中央首长做关于《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革命前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争与战略问题》等一系列的革命理论课的讲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革命理论和思想觉悟,加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1939年春,全国抗日战争形势已由战略防御阶段开始进入相持阶段。党中央为了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把“抗大”毕业生分派去敌后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孙毓雄“抗大”毕业后奉命带领一个小分队奔赴前线。出发前林志祥(同是崖城人)还为他设宴,席间举杯慰勉,壮行饯别。

一个冰雪弥漫的早晨,孙毓雄带领数十人的小分队,斗志昂扬地离开革命圣地一一延安,直奔黄河进发,过了黄河彼岸还未站稳脚跟,就被叛徒出卖,国民党以数百人的兵力将其包围,毓雄带领的小分队陷入虎口,几经反击,但因寡不敌众,最后毓雄不幸被捕,解送西安监狱,后转到西安西北青年劳动教导营禁闭。他身陷囹圄,但凛节坚贞,敌人软化引诱,动摇不了他的意志,改变不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在狱中同敌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奈何不得。于1942年将他杀害在西安西北青年劳动教导营,时年27岁。

责任编辑:赖丹丹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