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read_image.jpg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您的位置:三亚文明网首页 > 文明网评

用公筷“夹”出餐桌新文明

发布时间:2020-09-17来源:三亚日报

卫生习惯不是小节,而是关系到健康安危的大问题。讲卫生、保持公共卫生,不仅是特殊时期需要,平时也要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需通过一场“餐桌革命”促进文明用餐,让公筷公勺尽快成为每张餐桌的“标配”,为每个人的健康筑起安全防线。

“长公筷 传递爱”“用一双公筷 得一份安心”“公筷公勺 病毒走开”……走进三亚大小餐厅,一幅幅关于公筷公勺的公益广告被贴在显眼位置,三亚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的倡议,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认同,但仍有少数人坚持“延续传统”,不愿因此“伤了感情”。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自古以来,筷子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小孩可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会通过筷子尝到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

一双筷子含有浓浓情味,由于合餐,在客观上也增加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主要途径之一。有研究显示,传统的合餐制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冒病毒等都可能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间传染给他人。

在生活中,有些人仍抱有狭隘的看法。“一会儿换自己的筷子,一会儿换公共的,太麻烦!”“主要是不习惯,起初还想着用公筷,吃着吃着就忘了。”“朋友间聚餐,那么讲究岂不是生分了?” 少部分人明知不卫生,认为合餐制是中国的传统,桌上摆的是饭菜,吃到嘴里是感情,用公筷太见外。

在笔者看来,这种认知实在要不得,以“传统”之名抵制使用公筷完全站不住脚。其实,我们经常使用的“筵席”一词,本身就带有分餐的意思。据史料记载,“筵”和“席”都是古代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古人用餐习惯席地而坐,面前摆放低矮的食案,筵和席都是一人一设,大家分餐进食。

中国古代饮食方式的改变,与高桌大椅的出现密不可分。据记载,唐宋时期,高桌大椅开始普遍应用于百姓生活中,绝大多数中国人摒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完成坐姿的改变。而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人饮食方式从分餐向合餐的转变。由此可见,是分餐制还是合餐制,是顺应历史潮流所做出的选择。

当下,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对人类卫生事业的挑战还未结束,卫生习惯不是小节,而是关系到健康安危的大问题。讲卫生、保持公共卫生,不仅是特殊时期需要,平时也要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责任编辑:沈晔文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