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三亚新建一批无障碍设施完善的城市公园,记者在东岸湿地公园、

金鸡岭桥头公园、鹿回头滨海公园发现—— 三亚城市公园设施“无障碍” 

  

 无障碍设施为特定人群提供便利。 

    

  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在公共场合的便利度,才能真正体现一座城市的社会文明和人文关怀。目前,三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正如火如荼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城市文明的体现,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彰显,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城市公园:

  无障碍设施完善,方便残障市民

  “你看这样上坡很顺利,婴儿车上下都不会颠到宝宝。”在金鸡岭桥头公园,清晨遛弯的王先生轻轻松松地通过一处无障碍通道,在与三亚日报记者说话间,他已经推着婴儿车从另外一出口下了坡。“无障碍坡道很平顺、很方便。”王先生说,对于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无障碍设施是他们出行便利的重要保证。三亚日报记者留意到,在金鸡岭桥头公园榕根路入口处,同时设计有台阶和无障碍通道,方便市民出行。

  城市公园营造良好的无障碍环境,成为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几年,三亚新建了一批无障碍设施完善的城市公园,如东岸湿地公园、金鸡岭桥头公园、鹿回头滨海公园等。三亚日报记者在这些公园看到,道路建设符合无障碍设施的标准,在公园旁边还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为轮椅出行的人士提供方便。“在这里,所有通道都是遵循无障碍的要求建设,残疾人可以坐着电动轮椅散步,无需他人辅助。”经常到金鸡岭公园散步的残疾人王先生认为,残疾人的幸福感就是体现在这些方面。

  ■多数小区:

  轮椅出行基本“无障碍”,残障人士可单独出行

  家住丹州小区的冯先生几年前因车祸造成脑神经损伤,他的妻子王女士平时推着他在家附近散步,旺豪超市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这个超市离我家也比较近,无障碍设施比较完善。”王女士告诉三亚日报记者,他们之前也常常到附近的儿童公园,但后来公园前面的河西路维修,轮椅出行不方便,那之后他们就没去逛公园了。“希望城市道路的修缮能加快工程进度,方便市民出行。”王女士说。

  周先生家住同心家园三期,他因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40多年都离不开轮椅。周先生说,他所在的小区无障碍设施比较完善,从电梯到出口坡道,直到小区里的花园入口,他都可以坐着轮椅独自遛达,所以他在户外的时间多集中在小区里活动。周先生坦言,自己离开小区后,无障碍设施就无法完全保证了。如果他遇到比较高的台阶,轮椅翻不过去时,他只能求助路人。为了不麻烦别人,他大部分时间宁愿不出去。“如果需要外出办事,我将轮椅折叠好放在电动轮椅上,开着电动轮椅外出,比如购物买菜,我会开电动轮椅到超市附近,再换乘轮椅去超市购物,基本生活没有问题。”周先生说。

  ■部分区域:

  盲人难出行,盲道成摆设

  作为视障人群的“指南针”,盲道建设和使用情况“丈量”着城市的文明尺度。盲道,顾名思义是专门给盲人行走的道路。铺设在道路上的盲道,条状的是步行砖,圆点的是停留砖,视障人群要根据形状判断是走是停。

  记者走访发现,很少能看到盲人利用盲道出行,在河东路、河西路、临春河路等道路,盲道经常被机动车、非机动车霸占,有些盲道坏了也没得到及时维修;有的商家甚至直接改造店面前的人行道,形成不少“断头路”……在儋州社区经营一家盲人按摩店的黎绍云告诉三亚日报记者,虽然政府部门建设盲道是为了方便盲人出行,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大多盲道都被挤占无法通行。他希望盲道的设计和修缮多听取盲人群体的意见,多在盲人按摩院等盲人经常出入的地方铺设足够的盲道,提高盲道利用率。市残联呼吁,要加大对盲道的宣传力度,使市民认识盲道,同时加强盲道的管理,保护其免于被侵占、破坏。

  记者从市残联获悉,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包括无障碍信息交流,如电视手语翻译等。自2013年开始,市残联在三亚新闻一周播报栏目开设电视手语翻译,帮助聋哑人士了解社会动态。近期,市残联还组织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手语能力普及培训,更好地服务于聋哑人士。今年,市残联计划投入380万元,为3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坡道、安装扶手等,以消除或减少残疾人居家生活障碍,改善残疾人居家环境。

  (三亚日报 记者 黄珍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