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33天,26次心跳骤停,26次除颤,一度被判定为99%死亡……近日,年轻女患者李玫娜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从“死神的怀中”逃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只有1%生还希望的女子醒了,这则刊登在《三亚日报》上的新闻感动了许多人,在当事人33天的生死搏斗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医患之间“信任”两字的重量。

  近年来,各地发生的恶性袭医事件,让医患关系一度陷入一个难解的困境,细谈起来,双方都有一肚子苦水。于是,不管是报纸上、网络上,还是微信公众号里,关于医患关系的讨论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仅是病人不敢去医院,医生也害怕医治病人。因为医治病人是有风险的,救助成功了还好说,万一救助失败,医生还要面临家属的责难。

  让我们感动的是,省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医护人员在对年轻女患者李玫娜33天的抢救过程中,他们毅然选择了他们应该采取的行动,以极度的敬业,创造了生命抢救的奇迹。

  这样的奇迹源于信任的力量,而信任源于理解和尊重。都说生活最好的状态就是相互尊重、相互付出、相互理解。在医患关系里,也同样如此。在很多救助病例中,都有医护人员不眠不休、用尽一切医疗手段去抢救的场景。医生如此敬业地完成自己的职责,需要的无非是患者的理解、尊重和配合。

  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对于整个医疗行业有着重大的关联,更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3天的抢救,只有1%生还希望的女子醒了,这则新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当事人和参与救助的医护人员,而是以它的价值和意义对社会起到示范引导作用,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请用我们的理解、尊重和配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亚日报 记者 吴采净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