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全面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崖州区开展了2017年“十大文明家庭”、“十大和睦家庭”、“十佳好媳妇”、“十佳孝顺儿女”、“十佳好教师”和“十佳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得到了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各村(社区、居)的大力支持及广大家庭、个人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涌现出了一大批明礼诚信、家庭和谐、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爱岗敬业、崇德向善的优秀家庭及个人。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区委、区政府决定对“六个十”系列评选结果进行通报表彰。
本报特推出专版介绍,以飨读者!
十佳好媳妇
三更村 余爱
余爱自嫁给唐振华后,积极生活,教育子女。她现在从事幼儿园教育事业,她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人做事要务实,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生活中她以身作则,关爱子女,孝顺公婆。由于是外来媳妇,因此有些民族风俗习惯不相同,可是在丈夫的鼓励下,余爱现在和村里的乡亲们都相处和睦。
抱古村 蕉桂珍
蕉桂珍的婆婆今年70多岁,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丈夫每天干农活,照顾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身上。每天她都会扶婆婆到门口坐着,让婆婆和邻居们聊天,她尽量满足婆婆的要求,根据婆婆的口味,做她喜欢吃的饭菜。夫妻一直都跟婆婆生活在一起,她对待婆婆就像是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年迈的老人,任劳任怨,尊老爱幼,得到邻里的认可和好评。
北岭村 陈亚小
陈亚小丈夫张文荣于2014年患上心脑梗塞,长期卧床不起,家中有一个小女孩,公公、婆婆都是将近80岁,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陈亚小就这样不离不弃地照顾好家庭,尽到了好媳妇的责任和义务。
凤岭村 唐秀花
唐秀花生性活泼、和蔼、谦让,平易近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以大局为重,乐于助人。
东京社区 麦新霞
61岁的公公因中风卧床8年,行动不便,甚至无法自理,生活起居全靠她照料,她每天都把公公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她把家务做好、侍奉丈夫和孩子,遇到丈夫出海捕鱼回来,更是起早把鱼拿到市集去卖,回来还要照顾公公。她不嫌脏不怕累,每天始终让公公在家里保持洁净舒适,屋里也没有难闻的味道。这么多年来一直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公公,邻里都说这媳妇真好,比亲闺女还亲。她还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经常主动去帮助邻里亲戚,深受大家的好评。
崖城村 肖华兰
23岁与丈夫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肖华兰是一位明事理的家庭主妇,自结婚后,就一直不离不弃、任劳任怨地照顾年迈的公婆以及丈夫的两名患有精神残疾(壹级)及肢体残疾(壹级)的哥哥。公司改制夫妻两人共同下岗,一度让家庭面临困难,但是他们依旧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一同开山种植芒果,秉持着勤劳致富的作风。几十年来,夫妻两人相亲相爱,孝敬老人,邻里和睦。村里凡是有知识讲座,她都会参与,养成了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习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难题。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乐于助人,懂得孝敬老人。曾在2016年被评选为“崖州区巾帼文明卫生户”、2017年被评选为“三亚市文明卫生标兵户”。
港门村 王身莹
王身莹是港门村第三小组农民,她是一名党员,自从走进了这个家庭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老任怨地奉献着,她的婆婆因生病行动不方便,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都扶婆婆去散步,无论在外面干活有多累,回家都不会忘记为婆婆洗洗刷刷,无微不至。她跟婆婆相处很好,在家从来不计较得失。和丈夫相敬如宾,勤俭持家,一家人生活朴素,和和美美。她敬重婆婆的举动,也深深地感染了左邻右舍,邻居们都称赞她为人老实淳朴,是厚道正直、善解人意、尊老爱幼的好媳妇。
南滨居 邢琼桂
邢琼桂的家庭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在工作上,她认真做好自己的每项工作,每年她都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邢琼桂在医院工作任务重,在院时间多,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邢琼桂的公婆也上了年纪,人老体弱,老病经常复发。她经常是家和医院两点一线地接送老人,有时一忙就是半个月,但是她坚持医院、家庭、单位三处奔忙。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她与丈夫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夫妇俩率先垂范,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为儿子做出榜样。在夫妇俩的教育下,她的儿子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港门村 钟鸿丽
钟鸿丽1970年出生,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自从走进了这个家,吃苦耐劳,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自结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婆婆生活在一起,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婆婆生活起居就是她的责任,每天早晚都为婆婆洗身体,换衣服,有好吃的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老人,忙里忙外,从不叫一声苦。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以身作则,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传播正能量。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好形象。
梅西村 赵克绍
她精心照料年迈的公公婆婆10多年,用爱心谱写出一个人间真情故事。10多年前,赵克绍结婚没多久,公公就生了重病,她每天为公公喂水喂饭,洗洗刷刷。她合理安排公公婆婆的生活,她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吃好,住好。公公住院,她更是忙前忙后,亲自护理,从不厌烦,直到公公离世。邻居常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她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这就是质朴、善良的孙家媳妇赵克绍。
十佳孝顺儿女
中和社区 陈宜敏
为了照顾老人和家里,只要与老人生活相关的事情,他都认真听认真记,多方查询了解有关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科学的生活常识,一日三餐,家里的饭菜口味完全依照老人的喜好来做,更是时常翻新,由于他体贴入微的照料,大家庭亲密而和睦,成为社区街坊的佳话。
北岭村 张春玉
张春玉已嫁到江西省,但因母亲刘春妹患上了重病,为了照顾母亲长期留守在本地照顾,并与丈夫商量好共同照顾,不再回江西,尽到了子女孝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东京社区 邢孔珠
邢孔珠的母亲身体十分虚弱,常年卧床。身为女儿,她每天在家照顾好公婆的生活起居之后,还要去娘家帮母亲洗澡、换衣、洗衣、拆洗被褥。母亲因常年卧床,情绪低落,邢孔珠再忙都会抽出时间陪母亲,问候她、跟她说说话。经过邢孔珠细心地照顾,母亲的情绪越来越好,经常露出微笑,也会主动让女儿扶着出去坐坐,感受外面热闹的世界。
凤岭村 文永坚
文永坚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辛勤劳作,乐于助人。父亲过世早,母亲也是体弱多病,姐妹都已出嫁,弟弟上学。家中的生活条件非常困苦,他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及供弟弟上学,还要做家中的一些生活琐事,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好孩子。
梅西村 赵玉静
赵玉静的婆婆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10多年来,赵玉静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照顾80多岁的婆婆。老人自卧床以来没生过褥疮,身体一直保持良好状态。丈夫和儿子在外工作,只有她一人在家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服侍公公婆婆,含辛茹苦撑起一个家庭。如今公公和婆婆都80多岁,虽然都是久病缠身的年迈之躯,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生活得很幸福。
三更村 韦朝月
2013年她回乡创业,并在村委担任后备干部。这样她便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也能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每逢佳节,她都会给父母亲买补品礼物,一到冬天就给父母买些厚衣服,让他们保暖身体,衣服脏了帮他们洗,下班回家就做饭给他们吃。她希望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够照顾好他们,陪伴他们,给予他们精神上、生活上,身心上的悉心照顾。长期以来她尊老爱幼,品德良好,与乡邻和睦相处。
水南村 卢兴德
卢兴德的家庭贫困,父母在他小学二年级时就已离异,弟弟跟随母亲,卢兴德跟随父亲。由于父亲患有精神疾病,已经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靠低保金和亲戚的接济来维持。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家庭条件下,造就了卢兴德自立自强、孝顺父亲、独立解决生活中各种困难的品格。卢兴德从小就很懂事,他不埋怨生活的无情,也不嫌弃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父亲发病的时候经常会不停地唠叨,他都会耐心地倾听并劝解,然后陪父亲去安宁医院接受治疗。有一次,父亲到村委会找干部吵闹,卢兴德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安抚好自己的父亲后,又跑去村委会替父亲向村干部道歉请求谅解,村干部们都被卢兴德的懂事坚强所感动。为了方便照顾父亲,卢兴德在离家近的大小洞天景区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担起了照顾父亲和供弟弟(在读大一)读书的重任。
南滨居 孙海霞
孙海霞结婚10多年来,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孙海霞是一位对工作责任心很强的人,平时忙于单位的工作,事务繁杂,但只要有空在家她都积极做家务,承担起应承担的职责。父母亲都是退休干部,年老体弱多病,她姐妹三人,姐姐和妹妹都在外地工作,照顾老人的担子就压在他们夫妻俩身上,为了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夫妻俩一直与老人居住。2013年父亲生病住院需要做手术,在老人住院的那段时间,整夜陪伴在老人身边,悉心照料。在这个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崖城村 王锡霞
她的娘家是纯女户,自从女儿们出嫁后家里只剩两位老人。她作为女儿,为了能够尽到自己的孝心,经过和丈夫家人商量后把父母接过来照顾,虽然加重了自己的家庭负担,但是看着一家人在一起互相关心、照顾、其乐融融,她觉得幸福美满。她不管多忙也要为老人做好一日三餐,照顾好他们的起居。但是随着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健康状况也随之下降,2016年10月母亲发生骨折,在住院手术期间她一直在医院陪护着,出院后好不容易松口气,父亲又于12月突发脑溢血住院治疗,在身心和经济打击下,幸得夫家与邻里的支持与帮助,让她安心放下手中的活在医院照顾着父亲,出院后一直悉心照护着直至2017年6月过世。她一直教育小孩,要爱老、尊老、敬老。
拱北村 林少鹏
这是一个普通但是和睦的农民大家庭,家里有7口人。林少鹏的妈妈身体不是很好,但是为了家庭,她一直以来都毫无怨言辛勤劳作,直到今年5月他才知道妈妈胃部不适。得知妈妈的情况后,在他的要求和陪伴下妈妈到海南省人民医院检查,才知道有胃息肉。从那以后,他就更加珍惜能够陪伴父母的机会,经常给妈妈买些补品。林少鹏会定期带父母到医院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医药费也全由他负责。家庭里每个人都互相理解、尊重、关爱,形成了文明和睦的家风。
(三亚日报 林志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