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区大茅村委会村民、“道德模范”李鸿民遭遇卖菜难
“聪哥对我说,要相信互联网的力量,相信社会的力量……现在,我是更加确信了。”电话里,吉阳区大茅村委会太葵村小组村民李鸿民憨憨地笑着说——12月29日上午10点多钟开始,几个电话打进来,来了几个开车的人,12点不到,他前一晚还发愁卖不出去的100多斤菜心就被认购一空。
更让这个“90后”小伙子感动的是,从今往后,他再也不用为地里的瓜菜销售犯愁了,一家餐饮机构愿意包下他种出的每一批瓜菜。
朋友圈里出现了求助帖
这个爱心满满、正能量满满的小故事,要从朋友圈一则“求助帖”说起。
29日11时许,记者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一条爱心接力转发帖:“李鸿民,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委会太葵村青年,是2017年海南省第六届、三亚市第三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获得者……目前,他种植的100多斤无公害有机菜心喜获丰收,明后天就能上市销售。但是,由于要寸步不离照料家里的三位病人,他无暇顾及菜心的售卖。因菜心开花后三四天就会变老不宜食用,特恳请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忙转发购买,帮助这位坚强勤奋的青年,解燃眉之急。”帖中还附上了李鸿民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号。
记者当即转发了该帖,并将求助帖“定向”发送给了“圈友”——三亚益龙海景渔村老板叶河清。
几个电话就卖完了百余斤菜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李鸿民。由于日常都要照看家中的三位病人,他只能利用一些难得的闲暇时间,去菜地里种一点菜,主要是维持家里的生活,多余的就抽空卖一些。
“从下种到收菜,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种满整块地可收两三百斤菜,但我都是种不满的,一百来斤就是最多的了。”因为种量不大,又不能定量定时,李鸿民地里的菜没有吸引到菜商来合作包销。
12月26日,李鸿民前往海口参加第六届海南省道德模范授奖仪式接受嘉奖。27日下午,他又接受了三亚市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授予的荣誉。28日晚上,满载荣誉回到村里的李鸿民来到菜地里一看,不由得喜忧参半,喜的是菜心长势良好喜获丰收,忧的是一下子收这么多菜要怎么卖。
情急之下,他想起了这些天陪着他接受荣誉的吉阳区委宣传部的符聪……由此,朋友圈里出现了这条引发满满爱心的“求助帖”。
李鸿民在电话中告知记者,当天上午可收的菜心一共77斤。来了几位爱心人士,都是自己买一份,再给朋友捎带几份,一下子就全卖光了。地里还有50斤左右准备第二天再收的菜心,也已经被一家餐馆包下了,这家餐馆将长期包下了他种的菜。
“优秀企业家”出手终结卖菜忧
经确认后,记者联系上了承诺包销李鸿民今后所种瓜菜的叶河清,并得到他的再次确认。
“看到求助帖后,再了解到他小小年纪不凡的事迹,心中很敬佩。加上他是用无公害有机肥种植的蔬菜,也符合我们餐厅采购的标准。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帮助这位模范青年,这也是企业回馈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曾获海南餐饮业年度十大杰出企业家、三亚市优秀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的叶河清诚恳地说。
“没想到,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这么多!我这么一点小事,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并且把我今后的卖菜之忧也解除了。”被社会的善意满满感动和温暖的李鸿民表示,希望借助三亚日报向所有爱心人士表示感谢。记者还了解到,李鸿民在家中还喂养着几十只本地鸡,而本报将利用新媒体平台帮助他进行售卖。
(三亚日报 记者 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