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今天来早呀。”今年65岁的李大妈一边摆弄着音响一边乐呵呵地聊着天。

  一旁68岁的张大妈整理新换上的舞蹈服,回答道:“昨晚家里来个亲戚,没来动一动总觉得全身不舒服,这不,今天来早点。”

  “来早点好,今天教你们新的舞步。”李大妈说。

  这是海月广场夜幕降临后很日常的一幕,从新疆舞到乐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娱乐节目,而这些“带头人”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候鸟”。

  海南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每年都有几十万的“候鸟”人群涌来,他们中有不少是农业、医学、环保、文化等方面的专家,是海南发展所需要的稀缺人才。守着这么一座宝库,如何善待善用?海南一直都在探索尝试。

  近日,由天涯区委、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天涯区候鸟论坛举行。来自天涯区“候鸟”党支部的“候鸟”人才、天涯区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三亚部分单位负责人等共60人参加论坛,共同探讨三亚湾共享共治问题,以促进“候鸟”人才与本地的融合,为三亚的发展献智献力,更好地引导“候鸟”人才在三亚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政府部门定期召开“候鸟”人才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三亚湾共享共治的意见建议,这是三亚在善用“候鸟”人才过程中采取的举措之一,这一举措能准确对焦三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寻找解决的良方,最大化地助推城市发展。

  创造条件让“候鸟”人才成为三亚的人才储备库,为三亚发展献智献策,既体现了管理智慧,也体现了三亚的包容性。最终,效果也将体现于城市发展上。如果你稍微观察下,便可发现,这两年,三亚无论是交通秩序还是城市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游客满意度一直在不断提升。

  “候鸟”人才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果守着这样一座人才宝库而不能充分利用,将是“入宝山而空回”,是对于资源的极大浪费。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三亚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人才这个话题不能落下,不能把每年上百万前来度假的“候鸟”排除在外,要掌握好他们的具体情况,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善待并善用他们,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趋势,为三亚发展积蓄更大更多力量。

  三亚日报 吴采净

[责任编辑: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