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放学的孩子们在三亚西岛上的“海上书房”看书。三亚日报记者 翁叶俊 摄 

 

  手捧一本书,伴随着美好的下午时光,静静地坐在停靠在海边的轮船上,风吹到哪页就从哪页开始读起……9月8日上午,三亚日报记者在探访西岛渔村“海上书房”时发现,相比较其他的书屋,这里多了一份静谧,更多了一份浓浓的海岛文化气息。西岛渔村海上书房,作为西岛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由3艘废弃渔船改造而成。目前,该书房有通过精心挑选的儿童、时事、文艺等类别的书籍2000本,计划将增加到4500本,8月25日已经正式对岛上居民免费开放。 

  从西岛景区坐电瓶车进入西岛渔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印有“海上书房”和“驶向心所向往之地……”字样的一艘大船,上面还有书籍、书塔等形状的彩绘。从外形上来看,根本不能想象里面竟是一个书房。“哇,别有洞天,真是太有感觉啦!”刚踏入船舱,同行的媒体记者便纷纷夸赞。记者注意到,船内的墙体上贴有复古报纸样式的墙纸,船舱内一端是摆放整齐的两排书架,一端是设有可以盘坐看书的小书桌。再往里走,便可以进入第二艘船、第三艘船。

  “这里是思想交流碰撞的地方。”书房创始人秦加一说。记者在第二艘船舱里看到,两边墙上都用船舵和船木装饰着,加上一张“南海北部渔场图”和头顶上吊挂的“小鱼”,透露出一股浓厚的海岛气息。第三艘船则是“船宿”。除了中间的2个卫生间,两头各设计了4个床铺,不但有空调、壁灯,还有一个小书台,通过船头船尾和中间圆形的小孔,就能看到海天一色的景观和渔村的风情。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书屋,感觉很独特,而且船上还有各种废弃物改造而成的小装饰品,比如船舵、渔网、指南针、望远镜、铆钉等等。作为渔民的孩子,这里对于我来说有种既熟悉又亲切的感觉。”8日上午,住在西岛渔村的居民舒运静独自一人坐在书架旁,正津津有味地读着《疍家人》。

  舒运静说,我觉得“海上书房”对我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孩子们随时可以在里面读书了,不仅可以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她还告诉记者,“海上书房”开放后,她几乎每天都来,或同家人,或随朋友,看书、聊天,哪怕就是坐在船上也觉得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中午11点20分,“海上书房”迎来了一群西岛小学的学生们。“我喜欢看漫画”、“我喜欢看童话”、“我喜欢看动漫”……当记者问起小朋友们最喜欢看什么书时,这群二年级的小朋友们纷纷举起自己手中的图书。“每天放学我们都来,这里很好玩,可以一边吃辣条一边看书。”孩子们围成一桌,开心得不得了。

  “村民挤在船上看书,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秦加一说。今年8月,秦加一组织20多名海归学子、媒体人、专家组成的访问团,对西岛的生态及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志愿调研,希望不间断地引入国内外多元视角的创意,助力本地乡土文化发展。“西岛建设美丽渔村,需要把渔村元素做足,在渔船上做书屋、对西岛老房子改造、把一些废弃的小渔船做一些装置艺术……这些将成为带给游客的一个又一个的文化惊喜。”秦加一说。

  记者了解到,废旧渔船改造成文旅驿站,是三亚在挖掘疍家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疍家渔船转产转业所做的创意探索。首批24艘渔船中,3艘被改造为“海上书房”,其余21艘渔船正在改造,还将以多种形式还原展示传统的疍家文化。

  (三亚日报 记者 汪慧珊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