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三亚湾海月广场附近,园林部门对海滩上的海风藤等原生植被再次进行围栏养护。据了解,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自2015年9月动工,当年底基本完成了全部苗木的种植,并对植被进行了封闭式养护管理。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三亚湾原生植被得到良好恢复。2016年12月初,市园林环卫局将围栏拆除后,海月广场、海虹广场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原生植被被人为踩踏现象比较严重。为了保护种植成果,园林部门再次对原生植被进行封闭式养护管理。同时也呼吁市民和游客不要随意踩踏植被,共同保护好三亚湾上的这片美丽的绿洲。 本报记者 袁永东 摄 

  “你看,这里有好多鱼,活蹦乱跳的。”“瞧,那边还有几只白鹭在觅食呢。”7月5日傍晚,在三亚河边散步的一对老夫妻饶有兴趣地聊起三亚河水变清了,也闻不到什么异味了,并对三亚市委、市政府的铁腕治理赞不绝口。其实,三亚河治理只是三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三亚相继出台了《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和《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从2011年开始,着手对部分受损山体进行修复工程,完成绿化面积24.31万平方米。此外,市生态环保部门还加大了水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自2015年11月以来,全市共计查处不规范排放水污染物的环境违法案件54宗,罚款516.64万元。 

  加强立法践行“生态立市” 

  不断提升市民游客的幸福指数 

  位于三亚市临春河畔的白鹭公园,地处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的边缘,占地面积2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6公顷,自2002年初步建成开放后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主要休闲场所之一。公园中心的“白鹭湖”,水城面积约9万平方米,白鹭常在此栖息。 

  但是,近年来随着三亚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土地尤其是市中心土地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觊觎白鹭公园用地,意图进行房地产等商业开发。同时,随着每天游园人流量的大幅增加,不文明现象和违法行为日益增多,公园的管护难度增大,公园生态和园内设施遭受较大破坏,其环境承载力已经严重超负荷,群众意见纷纷,保护白鹭公园的要求和呼声很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对此十分关切。 

  “为了守住三亚为数不多的公园绿地,真正做到‘让景于民、让绿于民’,有必要立法明确白鹭公园的功能定位,提升白鹭公园的规划用地调整审批标准,限制公园绿地改变用途。”2015年,《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诞生,这意味着三亚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诞生了,也意味着三亚向法治文明迈出了一大步。 

  “生态环境是三亚的生命线,是三亚的发展后劲,是三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多中外游客来三亚旅游观光、度假休闲,那么多外地人在三亚购房安居,就是冲着碧蓝的大海、洁白的沙滩、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色来的。”市人大法工委副调研员苏东波表示,没有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三亚就失去了吸引游客、吸引购房者的优势,三亚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必受到严重制约,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因此,三亚把立法首秀给予白鹭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实现三亚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变,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了《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和《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以践行“生态立市”和“生态环境是三亚最核心的竞争力”等核心思想,以法治化的手段推进三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市民游客的幸福指数。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坚决贯彻实施地方性法规 

  立法并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唯一手段,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呢?苏东波说,徒法不足以自行。我们要坚决贯彻经过科学民主程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如果这些法规没有得到好的贯彻实施,地方立法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市生态环保局局长季端荣认为,提高政府官员的环境意识是环保工作的关键、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是环保工作的核心、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是环保工作的基础。总而言之,保护好三亚的生态环境,就是要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政府组成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发展和保护之间,选择‘绿水青山’,而不是‘金山银山’。领导干部应该增强依法执法的自觉性,要了解和熟悉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举措都要符合法律的规范,而不是违法或破坏这样那样的规范。”季端荣表示,只有领导干部严格依法办事,人民群众以及整个社会,才能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环境保护才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为。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环保工作相对滞后也随之不断出现。季端荣认为,企业自身要提高环保意识,按要求办理环保手续,合理设置环保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一是对环境违法企业严厉查处;二是联合媒体曝光企业环境污染负面信息,对企业不当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利用媒体推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三是发挥行业协会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协会引导企业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自觉、培养环保自律,强化企业落实环保责任的内生动力,提高企业环保治理效果;四是制定实施环境保护有奖举报办法,发动人民群众对企业进行监督。通过政府部门、媒体、行业协会、企业自身和人民群众多方联动,构建全民参与的大环保格局。 

  “生态保护要紧紧结合海南和三亚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不为保护而保护,保护和合理开发要相结合。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三亚人民的幸福指数。”苏东波表示,保护生态环境,还要继续加强生态教育,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环境教育体系,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二是发挥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激发公众的环保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环保参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三是加强法律约束力,规范公众的日常行为,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四是鼓励公众主张环保权益,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要不断营造一种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至高作用,以践行“建设美好新海南”的目标。

  (三亚日报 记者 汪慧珊 实习生 梁晶)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