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jpg
  • ad740.jpg

三亚崖州区崖城村:提升环保意识 厚植文明底色“脏乱村”变身“文明村”

发布时间:2019-05-22来源:三亚日报

  

  初夏时节,骤雨初歇,崖州区崖城村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水雾中。站在古城墙上眺望,庭院民房错落有致,绿树环绕;条条水泥村道直达家门,鲜花在道路旁摇曳;夜晚降临,村中舞蹈队携手“候鸟”共舞,畅想乡村文明新面貌……一幅乡村文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2019年,崖城村被评为“三亚市2018年度文明村”。

  环保意识提升 创造宜居环境

  曾经的崖城村是村民一度想逃离的“脏乱村”:随处堆放破烂的杂物,一条土路通到底,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车辆难驶,村民出行困难……

  2016年,迎着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崖城村大力治理公共卫生环境,完成了硬底化建设、地下排水、村中绿化等工程,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这两年,我们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

  5月21日,崖城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平告诉记者,为了整治村中环境,村“两委”成立领导小组,走村入户,宣传环保意识,做农户的思想工作,开展大扫除卫生整治活动;开展日常巡查,推选群众代表加入。同时,为了减少农户在村中乱丢垃圾,该村还给农户发放了两个分类的垃圾桶,每天入户收集垃圾;评选“卫生文明户”,环保的新风尚逐渐形成。

  “一开始走家入户做工作的时候,一些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认为卫生是自己家的事情。”陆卫平说,尽管如此,他和村干部仍然坚持走家串户,村民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卫生问题,转而纷纷加入到了爱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做好垃圾分类,共创文明新风尚……”在崖城村里,随处可见的环保宣传语时刻警醒着人们;宣传栏上,整治村中环境的工作图片彰显村干部做好卫生整治的决心。

  在崖城村,一条名为“蔡家巷”的巷子成为村里的网红打卡地,也是村里的卫生模范巷。走在巷子里,一米多宽的水泥小道延伸至村民的家门口。住在巷子里75岁的村民秦桃荣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时,脸上洋溢着喜悦。走进她家院子,映入眼帘的是挂满果实的百香果藤条,干净整洁的水泥地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一个用铁丝编制而成的垃圾桶里,整齐地放满了喝完的饮料瓶。“我从小就爱干净,总是喜欢把卫生做好。”秦桃荣说,以前村里的卫生环境很差,现在大家的卫生意识都逐渐提高了。“乡村容貌变美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我们村参观了。”

  受奶奶秦桃荣的影响,4岁的张博怡也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每次玩玩具之后,都将其整齐地摆放回原位,还会自觉拿起扫把打扫家里的卫生。

  厚植文明底色 共创幸福家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村里的广场变得热闹起来,广场舞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中,踏出现代精神文明的步伐。晚饭后,村民便习惯到此,扭动身姿,舞出幸福生活的步子。人居环境好了,人们对精神文明追求的意识也不断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游人来到崖城村参观旅游,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居住,“新三亚人”与老三亚人的融合,勾勒出一幅和谐的幸福生活画卷。

  “卫生文明的提高也带动了精神文明的提升,广场舞的融合便是一个案例。”陆卫平说,村里已经组建了一支舞蹈队和“候鸟”队进行“比拼”,促进了本地人与“候鸟”的进一步交流,也促进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陆卫平说,下阶段还会设“候鸟”文化志愿者党支部,增加他们的参与感,让“候鸟”在三亚真正有家的感觉。

  “每个月,我们还会组织村民观看一场露天电影,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陆卫平告诉记者,每个月村里都会在广场举办一次观看电影活动。此外,还设立志愿服务站,提供家政、助残、助老等服务,不断厚植崖城村文明底色。

  崖城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探索的脚步不断向前,破除陈风旧俗便是其中一个生动案例。以前,凡是遇红事白事,人们总是大操大办,不仅花费了很多钱,还占用了公共道路。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村“两委”组织大家进行宣传,聘请村中“敢说话”的人,对该行为进行了劝解。如今,人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节约环保的现象已蔚然成风。

  随着系列措施的掷地有声,崖城村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好起来。站在古城墙望去,崖城学宫、村庄小道……处处彰显着崖城村的灵动与活力,干群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脏乱村”荣创“文明村”,成为了村民幸福家园、游客休闲乐园。

  (三亚日报 记者 张慧膑 林志猛

责任编辑:王晓涉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