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艺术长廊留影。  

  

市民欣赏艺术作品。

  如果把地铁站交给你,你会怎样装扮它?日前,不少广州市民发现,城中多处地铁站悄然“变身”:广州塔、珠江新城、万盛围、黄沙等9个地铁站的通道两侧,都被充满文化创意的艺术墙面装饰一新。每个站点各有特色:既有传统与记忆,也有时尚与现实,饱含广州城市百态,又洋溢着蓬勃的文艺气息,让市民在轻松搭乘地铁出行的同时,邂逅一场丰盛的艺术之旅。

  据介绍,这些创意艺术作品都属于“艺述广州——广州地铁文化艺术体验季”公共艺术传播活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由广州地铁与289艺术PARK共同策划发起,并联合广州大剧院、逵园美术馆等10家艺术机构参与创作,旨在让艺术回归城市生活。本次活动时间将持续一个月以上。项目启动仪式于28日上午在广州塔站举行。

  近年来,城市文创结合公共交通正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的一种新模式。去年,广州海珠区有轨电车就曾先后推出了多趟不同主题的文化专列。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介绍,“艺述广州”活动未来还将继续延伸。艺术如何通过交通工具改变城市的生活品位?地铁将为本土艺术家与艺术机构带来哪些发展新空间?记者专访了活动主办方与多位艺术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现场

  萌小羊落户五羊邨站

  上下班时间的五羊邨站,一如既往的人潮熙攘。然而,如今路过五羊邨站的进出口两旁,行人不难发现这里闯进来了一个“平行世界”:无论走在过道上还是扶梯上,总有五只“萌”态十足的搞怪小精灵如影随形,引来不少好奇市民的驻足围观。

  在C出口的楼梯侧面,插图以彩虹条纹的美式马戏团帐幕为背景,小精灵们在这里“过”着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地铁站进出口还设有专门的合影区,人们可以与这些小精灵们一起“立此存照”。经过艺术家的点缀,忙碌的地铁过道俨然变成“永不落幕的艺术发生地”。

  作品由289艺术PARK、广州集和品牌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主创之一、插画设计师刘瞳告诉记者,因应五羊邨站的站名,小精灵选择五羊作为原型。来自二次元世界的它们各有各的“萌属性”:“元气羊”敢于冒险和尝试新奇事物;“理工羊”则是一位高冷的学霸;“吃货羊”长得圆滚滚的;喜欢旅行的“白领羊”与极具艺术细胞的“艺术羊”,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这些标签,其实都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写照。插图的背景也取材于我们真实的工作环境。”另一位主创、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插画专业大三学生李嘉慧表示,为了让作品更加“接地气”,作者们还专门在五羊邨站进行了踩点。

  “五羊邨站的整体色调感觉相对偏暗,我们希望用鲜艳的颜色,让站台变得更活泼。”刘瞳说。主创最终采用了缤纷的色块与冰淇淋似的明亮色泽,向市民传达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这一设计也预示着我们对五羊新城未来发展的一种期许。”289园区总经理黄海文补充道。

  如果说,五羊邨站是对“新广州”的期待;那么,黄沙站的设计展示则充满着“老广州”的情怀。该站的艺术墙面作者June是一名婚礼设计师,一直在沙面的公司上班。她通过手绘画的方式,为乘客呈现一幅沙面建筑外观与内部的全景图。

  “许多游人眼中的沙面就是欧陆风情,很少人想到老式华南牌衣车,其实也是‘沙面风情’的一部分。”June独具慧眼地观察到,尽管自缝自补的年代过去了,不少沙面人家却依然保留着尘封的衣车。这一场景在黄沙站的插画作品中得以展示。

  互动

  推介“隐秘”艺术机构

  除为游客所熟知的旅游地标外,广州城中还有许多本土艺术机构隐藏大街小巷里。它们默默装点着广州的城市气质,为这座城市增添美感和格调。2014年正式启动建设的“289艺术园区”就是其中的一处。五羊邨站的创意作品也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来自289的艺术生活蓝图。

  “其实,五只小精灵们的生活状态,与‘289艺术园区’很相似:他们从‘五羊镇’下班后,他们会到289艺术园区进行工作后的休闲活动,品尝这里的创意餐饮、学习艺术培训、观看露天演出,也会一起组织家庭散步。”刘瞳如此表达自己的畅想。

  “我们经过摸查发现,广州类似这样的艺术空间还有不少。”黄海文介绍,参与“艺述广州”活动的艺术机构共有10家,其中既有广州大剧院这样的“大咖”,也有逵园美术馆这样的艺坛“新秀”。为充分发挥艺术墙面的导览作用,他们都选择在离“家门口”最近的地铁站开展创作。

  其中,逵园美术馆深藏在广州的东山小洋楼里。逵园曾是东山洋房“五大名园”之一。2012年,这里被成功活化为一处艺术空间。本次活动中的东山口站,就由该美术馆负责设计。艺术家用鲜明活泼的色彩、丰富的线条,描绘了几十种形态各异的动植物,将东山口站变成一座梦幻般的“地下森林”。

  城市需要“森林”的遐想,同样也需要艺术的“绿洲”。地铁公司运营总部相关负责人魏爱明向记者介绍,2014年启动“公共文化艺术项目”以来,“青年/本土艺术家计划”一直是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与本土插画家、骑楼模型设计师、摄影师以及传统手工艺师都有良好的互动合作经验,也期望为他们与市民之间搭建沟通传播的平台。”她说。

  除了10家艺术机构的创意墙面外,潘鹤、关则驹、林墉、陈金章等多位名家佳作,也将在活动期间,以灯箱广告的形式在广州塔站展出,为市民奉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广府名家艺术展”。

  本次活动还将同步推出“广州地铁艺术行”导览图。黄海文表示,地图上会将这些隐没在城市中的艺术机构标记出来,为市民提供直观的指引,也起到提升相关机构知名度的作用。28日启动仪式当天,市民还可以在仪式现场和地铁站内各M+体验店免费获取导览图。

  传播

  公共空间让艺术更亲民

  如何美化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近年来,不同城市纷纷打起地铁空间的主意来。在誉为“世界艺术之都”的巴黎,为向普罗大众推广艺术,法国国有铁路公司在地铁车厢贴上印有各种图案的平面膜贴,其中既有毕沙罗、莫奈的印象派艺术作品,也有巴黎奥赛美术馆、凡尔赛宫、法国高蒙电影院等艺术地标。装饰一新的车厢,让人如同置身“移动画廊”。

  如今,广州城市公交也跟上了这一时代潮流。去年,海珠有轨电车开出了多趟别具文化内涵的主题专列。广州地铁也提出了“地下文化长廊”的理念,从2014年开始,先后发布了粤剧文化展览、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览、新西兰与老广州照片展览等数十个项目。

  公共空间的装饰既肩负着彰显城市气质的重任,又需要足够亲切,让市民产生认同感。“我们希望先从市民较为熟悉的题材入手,再慢慢延伸至现当代艺术。”魏爱明表示,广州地铁日益浓厚的“文化味”,正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点赞”。李嘉慧也认为,地铁艺术墙面为艺术家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使艺术变得更加亲民。

  地铁艺术崭新形态的出现,也为艺术家带来新的思考。“过去,墙绘涂鸦是建立大众和艺术家联系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然而,在大城市里,许多地方不允许涂鸦。”李嘉慧告诉记者,他们此前也考虑过使用立体、复杂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但考虑到大众的接受度,最终还是采用了平面的形象:“平面形象更加通俗易懂,也比较容易设计衍生品。”

  “我们希望市民能看到一点点的改变,将艺术融入生活,也让更多来到广州的游客能够对广州的文化氛围有更深刻的理解。”黄海文表示,虽然本次活动无法覆盖整个广州的艺术生态,却为未来城市艺术的发展提供可生长的空间,“这个项目还有继续深化的可能:有轨电车已表明加盟的意愿;我们也会进行不同形式的尝试,包括创作永久性陈列品。”

  据介绍,围绕本次活动的开展,广州地铁还将推出系列衍生品:主办方在展出的艺术作品中选取6幅制成“广州地铁一日票”,在体验活动开展的9个站点进行发售。(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陈 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