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read_image.jpg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网络中国节·中秋丨月饼里的“老三亚”:一方绝味传乡愁

发布时间:2024-09-18来源:三亚新闻网
  中秋月满,团圆意浓。伴着皎洁月光,与家人团坐吃月饼,是有关中秋节最美好的记忆。现如今月饼种类日渐繁多,但有些记忆中的味道却始终如初,一如红沙月饼。
 
  红沙月饼“出炉”记
 
  “月是故乡圆,饼是红沙香。”
 
  中秋时节,位于红沙社区的“月饼一条街”便成了不少市民的固定打卡地。
 
  中秋前夕,记者来到“月饼一条街”。这条街上,饼香四溢,久久不散。在李家月饼店里,老板娘黄丹正忙着招呼顾客。中秋节期间,她家平均每天要卖出上万个月饼。
 
  红沙,曾是三亚境内三大墟市(东为藤桥、中为红沙、西为崖城)之一,以渔业、农业及旅游服务业为主。来往贸易多了,人便聚集起来,自然少不了吃饭、喝茶、歇脚的地方。
 
 
新鲜出炉的红沙月饼。记者 刘琪成 实习生 江文滔 摄
 
  相传,琼式月饼的创始人是明末清初一位姓高的苏州人。在他年轻时,因故从苏州逃至广州、湛江、雷州,最后落脚于海南琼州府。
 
  因生计所迫,就操起家传之技——制作苏式月饼。在听取本地食客的意见后,他大胆将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两种饼皮技艺相结合,使新制作的饼皮有了既酥又松软的口感,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红沙月饼作为琼式月饼的一种,它的故事要从第三代传承人余儒山说起。余儒山的父亲余庆轩,祖籍海南琼海,曾远赴印度尼西亚,在那里学会了月饼制作技艺。1954年,余庆轩回到海南后迁居三亚市红沙镇谋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人民公社时代,他曾担任红沙供销社的主任。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余庆轩在红沙一带开设了第一家茶楼——“华裕茶楼”,平日里经营早餐、茶点,中秋前才开始制作月饼。自此,“红沙月饼”的独特味道就流传下来。
 
  现如今,对于三亚本地人而言,红沙月饼已不仅仅是记忆中的味道,更承载着浓浓的乡愁。
 
  独家技艺代代“香”传
 
  团圆最是中秋月,欢聚尤喜红沙饼。在这明月寄相思的日子里,“满城尽是红沙饼”的盛况,即是对执着坚守几辈子的匠心精神最好的褒奖和礼赞。
 
  在这条满是饼香的月饼街上,李家月饼不得不提。
 
  “每年都要来红沙买月饼,来红沙就会买李家月饼。”市民王晓月口中的李家月饼,便是坚守红沙老味道的代表门店之一。
 
  1988年,其创始人李正英开了龙香茶楼。昔日,月饼仅是作为茶楼点心的酥饼,后来在用心经营的匠人手中,逐渐脱离茶楼附属物,演变成满足日常点心与节庆团圆双重需求的月饼,并以皮薄、馅实的独特“红沙味”而有名。
 
  “后来大部分茶楼都变成了月饼店,我们也想将红沙味道传承下来,于是便有了李家月饼。”她说。
 
  李正英为了做出口感更加纯正的红沙月饼,早年间拜师民间高手“月饼阿公”处苦心学艺,将琼式酥皮的甜而不腻、松香酥软坚持下来。后来,她又将这一技艺传给下一代。
 
  “现在,红沙月饼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购买的外省客人越来越多。我们希望红沙月饼能够成为三亚的伴手礼,不仅是本地人的心头好,也是外地游客来三亚购买特产的首选。”李正英说。
 
  据三亚市红沙月饼协会会长潘敏介绍,现在红沙月饼的传承仍然以师徒关系为主,但近年来,通过协会的努力,系统的培训也在逐步实现。
 
  红沙月饼的“中秋传奇”
 
  如果问三亚本地人中秋节买什么月饼?至少三分之二的人会回答“红沙月饼”。
 
  红沙月饼究竟拥有什么魅力?如何得到众多老百姓的认可?这些年又经历了哪些发展与创新?
 
  近日,记者走进李家月饼店的厂房,数台大型烤炉有序运转,散发出阵阵酥香味。师傅们忙前忙后,有的在负责打面和馅,有的负责油面开酥,还有的将月饼摆放到包装盒中。和面、擀皮、包馅、压模具、刷蛋液、烤制出炉……别看月饼小小一个,但从挑选原材料到制作,再到包装成礼盒送达消费者手中,都需要机械的精准与匠人的用心相结合,才能让这份美味更加色香味俱全。
 
  “今年订单比往年还要多,我们节前几天就不接网络订单了,根本忙不过来。据初步统计,最高峰时期,我家一天可以卖出3万个月饼。”黄丹介绍。
 
  “今年月饼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比增加了30%。”潘敏经营的潘大喜月饼店今年中秋销量同样喜人。她告诉记者,红沙月饼每年的销售额大约在1.2亿元,月饼销售量每日在20万个左右。目前,红沙月饼的门店有40余家,工厂有3家,分别是潘大喜、红樽和李家。购买的客户多为海南本地人,外地消费者占比约15%。
 
  “红沙月饼”作为三亚本地月饼的代表,每年中秋都会上演一段销量传奇。
 
  “口感符合本地人口味,价格一直很亲民,而且过中秋吃红沙月饼已经成为三亚人的习惯了。”市民陈卫华表示,一块月饼是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消费品。老字号、口碑好的月饼,因其经典的口味总能勾起大家记忆深处的味觉印记。
 
  潘敏表示,未来,“红沙月饼”将以初心致匠心,不断在口味和销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红沙月饼”飘香更远。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郭诚 实习生 欧梦娴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