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jpg
  • ad740.jpg

激昂巾帼志 建功自贸港——三亚巾帼奋进新时代风采展示

发布时间:2020-03-08来源:三亚日报

■编者按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三亚广大妇女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投身疫情防控,展现出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的精神面貌,顶起三亚疫情防控“半边天”。为致敬战“疫”一线女性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同时展现三亚女性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与作为,彰显她们在城市建设、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等领域作用,进一步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信念,凝聚巾帼力量、建功自贸港,值此“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纪念日,三亚市妇联特推出《激昂巾帼志 建功自贸港——三亚巾帼奋进新时代风采展示》专题报道,邀请全市6位代表讲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感人事迹,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妇女奋发进取、再创新功,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专职副书记童立艳:

“城”里有一帮“娘子军”

在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崖州湾科技城是海南确定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重点打造“一港、三城、一基地”。

2007年,童立艳作为人才引进到三亚,2019年被调到崖州湾科技城任专职副书记、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公司总经理。崖州湾科技城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4岁,女性占比45%。“她们优秀而可爱。”童立艳说,比如“拼命三娘”王雪莲,原任市国土资源监察支队副科长,从“管地”跨界到“管人”,“五加二”“白加黑”牵头建立健全人事各项制度,以最短时间招募精兵强将。截至目前,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36名工作人员中,“海归”4人、博士生6人、研究生16人。

“招商达人”周肖雅,为了将优秀的企业和科研团队引进来, 她不是在招商就是在去招商的路上,2019年飞行里程超过8万公里。2019年,重点引进了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等8家国字号科研机构,中国船舶集团、招商工业、中信农业等5家央企和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5所一流大学。目前,完成市级或园区协议签订企业或科研机构51家,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朗新科技、一飞智控、中信农业基金、隆平高科等一批高科技龙头企业迅速聚集。

海南姑娘林玉婷,曾从事8年规划报建审批及土地方面工作,因为工作任务重,这一年她瘦了近10斤,累到住院。也是在这一年,崖州湾科技城完成投资60个亿、44个项目开工建设;可爱的“军嫂”刘艳,这个春节丈夫在索马里护航,她连续36天投入崖州湾科技城“春节不停工”工地保障工作……

童立艳说,不仅如此,上海交大、中国海洋大学等陆续在这里设立研究院和研究生院,2019年开始招生,必将吸引更多精英人才“扎根”。

三亚中心医院肿瘤治疗中心护士长潘琴:

隔离区内的“护士管家”

潘琴(前)

2009至2018年,潘琴曾担任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疫情来袭,她主动报名参与一线工作。1月23日,潘琴正式入驻隔离区,是首批进驻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 “一个梯队在隔离病房工作15天,然后由下一个梯队顶上,出来的梯队必须留置观察14天,才能再投入工作。”

高风险环境、高强度工作,考验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在隔离区,潘琴与感染科护士长王佳月一起制定隔离病区工作流程、新冠肺炎护理常规等,督促执行,防范交叉感染发生。

“刚来的时候忙到凌晨一两点,还整夜睡不着,总担心工作上没做到位,担心病人和护士的健康。”潘琴说,后来工作流程理顺了,每天的工作可以从容有序开展。每天,潘琴和同事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防护镜和多层手套,24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静脉穿刺、护理重症病人……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汗如雨下,衣服湿了一遍又一遍。

“身上担着这份责任,一点也不敢松懈。”潘琴说,她只能在高强度工作后,见缝插针给家人打电话报一句平安。连日的奔波与坚守,让她整整瘦了一圈。

2月初,60多岁的游客吴女士因发烧、胸闷气短来到医院,核酸检测呈阳性。结果一出来,吴女士的心情跌到谷底,加上她体质较弱,脾气比较烦躁,晚上睡眠也不好。潘琴和同事不断向吴女士解释病情变化原因,开导、劝慰她,吴女士心结打开了,积极配合治疗,脸上也有了笑容。“要不是他们的精心照顾,我可能就挺不过来了。”治愈后出院的吴女士对三亚中心医院医疗团队充满了感激。

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第九小学校长吕锐:

深化课改的“水滴校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论校长。”

2013年,作为引进人才,吕锐来到三亚工作。次年,她开始担任九小校长、党支部书记。6年来,她和团队一起构建的 “小水滴”课程体系,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能和品质发展。2018年,《“小水滴”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获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水滴是海洋中最小、最活跃的元素,孩子们就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滴水,可爱又有灵性,因此我把创新课程体系称为‘小水滴’。”吕锐说,现行学校课程结构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小水滴”课程体系将三者深度整合。目前学校开设77门特色课程,均以学科拓展、多学科整合、跨学科融合为实施路径,以必修、选修两种方式落地。

此外,九小还建立了“教师跨界研修模型”,要求全校教师“从书写简单教案到编制课程纲要,从组织学习内容到设计学习经历,从注重知识技能到强化实践探究”三个方面尝试创新教育教学。

由于教学效果、教研成果突出,2019年,吕锐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成立三亚首个“国字号”校长工作室,目前已辐射到全省13所学校。“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推广教育经验,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有质量、公平的教育。”

吕锐还被评为2019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道德模范、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带领九小连续多年被评为三亚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三亚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先后被授予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海南省文明校园等130项殊荣。

吉阳区南新居党委书记、居长王浩郦:

以岗为家 严把社区防疫关

 

吉阳区南新居地处三亚城乡结合部,现有居民8万余户、12万人(含流动人口)。“多年在社区工作,想得最多的就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用真心换群众真心,才能获得群众信任。” 吉阳区南新居党委书记、居长王浩郦说。

抗“疫”期间,王浩郦和社区同事“以岗为家”,守好社区防疫关。“现在熟人见到了,都离我3米开外。”王浩郦开玩笑地说。

2月10日,在收到南新农场八队出现一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后,南新居社区工作人员、辖区派出所和南新集团派员组成路口卡点,连夜对该队路口进行封闭式全程监控管理,在“硬隔离”的15天里,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无任何人进出。隔离期间,均未出现异常或新增感染病例。

“对22户131名居家隔离人员监控与服务同步抓好。”王浩郦说,他们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成立社区“跑腿队”,队员分别是周春丽、黎梅英、廖豌鞠、翁惠珍、程珲亮、李启生、韩春光。通过“订单式”服务,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采购鱼肉、蔬菜及生活用品服务。

2月14日下午,王浩郦突然收到通知,辖区内有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乘坐同一航班),需要集中隔离等待核酸检测。她立即和区包点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辖区派出所负责人、社区四级网格长、五级网格员和小区物业上门排查。经了解,涉及到3户家庭,其中一户经劝说同意隔离观察,另外2户则以“没发烧又没咳嗽”为由,不同意前往指定地点隔离检测。

经过4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终于做通对方思想工作。安顿好他们后,王浩郦和同事没有停歇,填写核酸检测人员台账、当天工作日志、报送处置情况,所有任务完成后已是晚上11点。

三亚体育产业园项目预算员刘芳茗:

建筑工地上的“铿锵玫瑰”

说起建筑行业,大家脑海里第一印象是烈日当头,男性工人黝黑的皮肤和汗水,往往会忽略建筑行业中那一抹温柔的女性身影,“90后”姑娘刘芳茗就是其中之一。

刘芳茗大学报考的是工程管理专业,2016年毕业后进入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后,先后被派往贵州、江西等地,参与公司项目建设。2019年7月,刘芳茗被公司派来三亚,成为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项目的一名建设者。刘芳茗说:“我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看一座座建筑在眼前拔地而起的样子,喜欢听到别人谈起我参与建设过的项目,嘴角不自觉就会翘起来。”

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项目是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项目、海南省重点工程,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由可容纳4万个座位的综合性体育场、8000个座位的训练场、1万个座位的体育馆、3000个座位的游泳馆、占地3.4万平方米的训练场构成,配套建设40.2万平方米亚沙村。

刘芳茗只是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项目女性建设者中的一个,在这里还有千千万万名项目建设者,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无悔付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初,3000余名北京城建人日夜奋战、攻坚克难,用126天实现了体育场混凝土结构整体封顶,创造了新的三亚速度、自贸港速度。

刘芳茗说,三亚国际体育中心项目作为三亚春节期间“不打烊”的重点项目之一,1225名劳务工人和103名管理人员坚守在施工一线,她的同事杨雪就是其中之一。春节期间,杨雪坚守岗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挺身而出,参与人员排查统计、疫情防控宣传培训等工作;在项目复工复产之际,杨雪和同事组织人员有序返岗等,做好疫情防控和工程施工“两不误、两促进”。

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新闻主播刘姗姗:

用新闻传播抗疫正能量

作为一岁多孩子的母亲,刘姗姗除了新闻主播岗位外,不怕危险,主动请缨到战“疫”一线。“既然选择记者职业,就要扛起肩上的担子,真实记录它、报道它。”

每当想到新的报道题材或是得知新的线索,刘姗姗的心里总是“痒痒”,希望自己能亲身去采访、多了解疫情防控工作,为市民提供权威、专业的报道。

亚龙湾是外地游客聚居地区之一,公安干警、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等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奔波于各小区、宾馆进行排查登记。“当时,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刘姗姗说,她和同事用镜头记录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忘我拼搏的精神。接着,陆续推出《战“疫”特别访谈》系列报道,讲述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出租车司机、爱心企业等奋战在一线的故事。

疫情期间,一些市民听信谣言抢购物资、囤积生活用品,造成社会恐慌。刘姗姗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深入超市、市场、粮食物资储备仓库等地,通过现场连线、电视直播,向观众介绍三亚物资储备和供应情况。节目播出后,视频播放量超过50余万次。

刘姗姗说,她最感动的是同事张硕、王鑫两名记者被集团派到三亚中心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战场“驻扎”,陆续从前线发回珍贵的文字、视频资料。通过新闻连线,他们的镜头深入到隔离病房内,在这里,“确诊病例”成为活生生的人,不再是新闻里的数字。

刘姗姗说:“我们用细节、镜头告诉大家真实的一线,医护人员又是怎样在为打赢这场战役而努力的,网络上的声音也会越来越正能量,画好线上线下共同抗击疫情的同心圆。”

责任编辑:沈晔文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