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扶贫,真情投入扶贫,无暇顾及家人……天涯区扶贫干部林唐华 

  

 林唐华(右)与村民交流。

 

  八月已进入初秋时节,为切实抓好天涯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推进火龙果二期合作项目,天涯区农林局局长、区扶贫办主任林唐华近日冒着秋雨,与同事到该区台楼村委会六罗小组田洋进行实地考察,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这是林唐华投身脱贫攻坚战的一个侧面。自三亚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他真心真情,脚踏实地,扎实扶贫。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

  “火龙果基地给村民们带来好处呀,我们干活的钱可当天结,也可以月底再拿,现在我家的生活慢慢好了!”8月12日上午,刚从天涯区台楼村火龙果(一期)生产基地干完活返回家中的村民董海开心地对记者说道。在现场,记者看到一株株火龙果沿柱子攀沿生长。

  这是2017年天涯区扶贫产业“海南水果岛火龙果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结出的“硕果”。该项目用地总面积343.26亩,自去年10月份开展至今已初具规模,累计种苗23.5万株,将为台楼村村民带来更多实惠。

  “火龙果基地到今年年底可进入挂果期。”望着长势喜人的一株株火龙果,林唐华眼神流露出一些欣喜。他告诉记者,火龙果基地以收学徒的方式,将为台楼村培养一批火龙果产业的种植能手及产业工人。待学徒学成后可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自主开发种植火龙果,替代传统低效益作物,从而提高家庭收入。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在扶贫工作中,林唐华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产业扶贫“一村一业”模式,为天涯区制定扶贫相关政策掌握第一手材料。在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后,他不断到相关部门咨询政策,寻找解决办法。

  “你与群众有多亲,群众离你就有多近”

  扶贫工作难度虽大,却也有应对良策。“你与群众有多亲,群众离你有多近。”林唐华告诉记者,只要多从贫困户的角度看问题,多去看望他们,给他们暖心的鼓励,就能真正帮助到贫困户,获得贫困户的信任。而信任,是扶贫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林文荣家的两头牛应生崽了吧!”在与南岛居有关人员了解扶贫工作情况时,林唐华掰着手指,脸上满满的都是笑意。

  林唐华口中所说的林文荣是南岛居第七网格云育队居民,现年56岁的林文荣在父亲早年去世后(其弟弟已结婚,母亲与小儿子住,两兄弟分开生活),一直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从去年5月成为林文荣的帮扶责任人以来,林唐华每次见到林文荣,都能感觉到他的生活比上一次好。

  南岛居党委副书记苏晓告诉三亚日报记者,林唐华第一次和林文荣相见,足足等了三个多小时。当时,林唐华来到南岛居,林文荣的电话却一直打不通,家里也没人。“找不到也没事,先了解下情况。”林唐华并不急躁,静静听工作人员介绍林文荣以前的基本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当听到林文荣此前在政府的帮扶下养过鸡时,林唐华眼前一亮,接着说了一句:“养过鸡?那说明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还有救!”

  “不管多穷,只要还有羞耻心就有希望!”这是林唐华总结出来的扶贫心得。果不其然,在后来的多次见面中,林文荣主动跟林唐华说,自己想在稻田里挖个水塘养鱼。林唐华慎重思考后,建议林文荣从事可行性更强的养牛产业。现在,林文荣已有3头母牛和一只牛崽,不久后就能卖出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没时间陪家人,留了太多的遗憾”

  “爱人在白沙,母亲和爷爷在昌江,自己在三亚,三地想来回跑都难得机会。没时间看望老人和老婆,留了太多的遗憾,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儿子和丈夫。”林唐华告诉记者,为扶贫工作,自己最遗憾和愧疚的是去年父亲病逝时,没能在床前尽孝。因为怕影响孩子工作,父亲有病一直没跟林唐华说。在父亲过世前几天,母亲打电话来告诉他,让他务必请假回家带父亲去医院检查。当时,区里扶贫工作繁重,他实在抽不出身,并对母亲说“再过几天”。但就在母亲打来电话后的第三天,父亲便去世了,他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丰碑不语,行胜于言。2010年入党的林唐华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村、镇、县和省的机关都工作过。无论是什么岗位,他都履职尽责,兢兢业业。从2016年6月至今,林唐华始终奔波在天涯区各个村子的田间地头,为天涯区的扶贫工作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三亚日报 记者 黄世烽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