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艺清夫妇正在自家的院子清理石料。 

 

  8月8日9时,崖州区抱古村白河一组唐艺清夫妇正在自家的院子清理石头块,这是他们修缮新厨房和新厕所后剩余的石料。见到村里扶贫专干和三亚日报记者,唐艺清夫妇放下手中的石头,与记者聊了起来。

  脱贫前连孩子100元书本费

  都交不起

  今年48岁的唐艺清看上去神采奕奕,腰板时刻绷得直直的。谈起当初的致贫原因,他说:“以前家中土地很少,只有1亩地,种地的收入不多。为了生计,我们俩一直在务农的同时接些零工,但前些年,孩子上学,很多地方要用钱。之前瓜菜的价格又不是很好,家里收入直线下降。”

  “我还记得,有一次孩子开学没钱交100元的书本费,我跑出去跟村里人借,人家还怕我还不起。”谈起那时候的窘境,唐艺清有些感慨。为了改善家庭的状况,唐艺清开始尝试一些没做过的营生,想方设法增加收入。他养过鸡,到工地里拉过材料,给芒果批发打过包装。但由于种种原因,收入状态并没有好转,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

  精准扶贫解燃眉之急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系列精准扶贫的帮扶措施帮他解了燃眉之急。2014年,唐艺清一家被纳入贫困户,紧接着两个孩子获得了教育资助,他还获得了1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政府全部贴息。正是这笔贷款,让他有机会扩大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增加了收入,生活逐渐有了转机。从租1亩地到3亩地,唐艺清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的“小目标”。

  “以前为了家里小孩上学,一直没机会租种土地。现在小孩上学的费用不用愁了,我终于能放开手脚好好干了。去年我租了2亩多地种植冬季瓜菜,一下子有了8000多元的纯收入。今年还要接着种,希望能够有个好收成。”唐艺清对今后的发展胸有成竹。

  “现在大女儿毕业了,外出打工了,家里开支减轻了很多。但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要读书,我要再努力,保证她们的教育不掉队。”与三亚日报记者谈起小孩的教育问题时,唐艺清的眼神中充满着温柔,语气里却透出一股坚毅。

  谈到家里生活上发生的种种变化,除了得到政策上的帮扶,唐艺清表示,扶贫干部同样也功不可没。“扶贫干部经常来我家里,看我们哪里有困难,问我想种植什么作物,热心帮我们联系农业专家、挑选优种,还组织了各项种植培训,最大程度上保证我的收入。”

  勤劳肯干让生活过得更好

  为了能顺利脱贫,唐艺清还入股了当地龙头企业——三亚君福来实业有限公司,每年都能有1020元的分红。此外,他每周一都会准时准点参加村委会组织的扶贫夜校。在经过各种帮扶政策的落实和唐艺清一家的不懈努力后,2016年,唐艺清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名单。

  “国家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这两年,我家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但不能就这样原地踏步,只有自己加紧干,才能让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不能总是依赖政府的帮扶。”唐艺清说。

  在采访结束时,抱古村扶贫专干洪敏杰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份,唐艺清将入股崖州区“香水莲花”合作社,并在那里打工,相信在致富的大道上,唐艺清将会越走越有劲,越走越宽广。

  (三亚日报 记者 林志猛 实习生 林林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