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光正在移种培育好的槟榔苗。

 

  “我养过兔子,养过鸽子,虽然都失败了,但却积累了宝贵的养殖经验。总结之前失败的教训,我现在养殖的鸡、鸭、羊,一只比一只肥美,我自己还培育成活了300株槟榔苗,今后收入来源将会越来越多样了。”8月6日下午,崖州区抱古村白河四组脱贫户刘琼光与三亚日报记者交谈时,欣喜地介绍着他的脱贫经历。

  ▲人穷志不短▲

  贫困户立志改善家庭状况

  现年44岁的刘琼光,早年由于缺少土地和资金,勉强靠着下地务农与妻子外出打工的“辛苦钱”苦苦支撑一家的生活开支。然而,随着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捉襟见肘。由于缺少技术与资金,刘琼光不能有效地拓宽财路,家中情况每况愈下。

  2014年,刘琼光一家被列入贫困户。如何摘掉“贫困帽”,让一家人走出生活困境?刘琼光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与此同时,区里、村里的帮扶干部也在帮刘琼光出谋划策。在区里领导的建议和支持下,刘琼光不仅养起了鸡鸭,还大胆尝试养殖兔子与鸽子这两种他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品种。

  人穷志不短。为了改善家庭境况,刘琼光每日起早贪黑,在四个养殖屋里忙活得热火朝天,一刻都不愿休息。但由于养殖、管理经验不足,加之后续资金缺乏,鸽子、兔子的养殖失败了。看着一切努力与坚持付诸东流,刘琼光一度十分消沉。

  “那时候真的很难过,喂饲料兔子都不吃,去检查又没有患病,可兔子还是一窝一窝地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刘琼光回忆道。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挂钩帮扶的帮扶责任人宋开亮得知刘琼光的情况后,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经常入户走访,了解困难,在落实各项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还时常到刘琼光家中与他一同探讨合适的脱贫道路。

  为提高刘琼光脱贫增收能力,在责任单位的帮助下,刘琼光领取到6只小羊羔与20多只鸭苗、100只鸡苗。针对他缺乏养殖技术的问题,抱古村村委会还安排刘琼光定期参加每周一的扶贫夜校与各种专项技能培训,学习羊、鸭和鸡的养殖技术,并积极联系农业畜牧专家进行跟踪指导。

  ▲勤劳奋斗摘穷帽▲

  脱贫户多元化增收奔富路

  有了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刘琼光又有了信心。他将原先的养兔屋改建成羊圈,并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合理修整与规划,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如今他不仅把鸡、鸭、羊养得肥壮结实,还通过旁听槟榔种苗培训课时学来的技术,自主培育成活槟榔苗300多株。

  “去年20多只鸭子卖了1000多元,羊也从原来6只羊羔培育到了现在的13只,保守估计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现在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下来了,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我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杂费发愁了。”刘琼光说道。

  经过两年多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刘琼光一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6年,刘琼光成功脱贫。

  “现在家里收入增加了,政府又提供了一笔修缮款给我修房子,解决了我们的安居问题,还邀请我入股当地龙头企业——三亚君福来实业有限公司,参加光伏发电项目,想尽各种办法帮我增加收入,我真的很感激!今年我准备再尝试承包3亩土地,种植冬季瓜菜,再多几条致富渠道,我相信日子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刘琼光满怀憧憬。

  “刘琼光不仅勤劳肯干,还很善良。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他遇到过挫折,但在不断总结和学习后,如今算得上是‘常驻’我们村的养殖顾问了,现在他还经常去其他农户家里给别人建议和指导。”抱古村扶贫专干洪敏杰对刘琼光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三亚日报 记者 林志猛 实习生 林林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