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才艺!” 

  学堂设置有舞蹈、手工、美术、声乐、烹饪、国学等兴趣课程 

  

 “共青学堂”烹饪室里,小朋友们正在学习制作糕点。 

 “共青学堂”书法绘画室里,小朋友们正在练习书法。 

 “共青学堂”舞蹈声乐室里,小朋友们正在学习舞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7月31日,海棠区龙海风情小镇椰林村委会的“教学楼”里,传来一阵阵孩童的读书声。

  记者顺着这朗朗的读书声,走进“教学楼”,只见“教学楼”里不仅设置了国学堂,还有舞蹈室、烹饪室、手工室、书画室、小提琴室……门口的一位村民说,这便是近日海棠区家长之间口口相传的“共青学堂”。

  “秀江,听说咱们社区开设了‘共青学堂’,而且还是免费的,这是真的吗?”“是啊,‘共青学堂’是团区委办的,有各种各样的课程,你赶紧给你儿子报名,不然晚了就没有名额了。”7月中旬,住在海棠区龙海风情小镇的居民马秀江与邻居一起为孩子报名参加“共青学堂”。“真好,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才艺,而且还免费。”马秀江一阵“窃喜”。

  孩子在家门口免费学才艺,这得益于海棠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记者了解到,“共青学堂”是海棠区委、区政府2018年落实十大民生工程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项目,由共青团三亚市海棠区委员会负责推动落实,坚持高标准建设,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社区、学校教育的一个项目,旨在免费为社区青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放心、快乐的成长空间,以满足青少年儿童多元化的需求。

  两个试点学堂分设6个兴趣班和2个辅导班

  “共青学堂”,顾名思义是共青团为青少年儿童开设的课堂。“‘共青学堂’是我们共青团立足本职,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于社区、学校教育的一个项目,此次在我区选取龙海风情小镇和龙江风情小镇两个试点,每个试点设置6个兴趣班,2个辅导班。”共青团三亚市海棠区委员会副书记唐传林说,今年年初通过调研提出在龙海、龙江两个风情小镇建设“共青学堂”,弥补海棠区中小学生课后教育管理的缺失,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区委、区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并把这项工作列入了“海棠区2018年十大为民办实事”工作清单,在场地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记者了解到,龙海、龙江风情小镇“共青学堂”于六月底全部建设完工,两个点建设面积共1200多平方米,根据场地实际建设国学馆、舞蹈声乐室、手工室、书法绘画室、烹饪室、健身室等功能室,并于7月18日正式招生开课,通过引入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开设包括课业辅导及舞蹈、声乐、国学、书法、美术、手工、烹饪等兴趣课程,以此强化海棠区中小学生素质培养、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培养和身心健康教育,引领社区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努力为社区群众提供放心满意的学生课后教育,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激发风情小镇社区活力,促进健康、美丽、和谐社区建设。

  “共青学堂”受学生家长好评

  “之前老师教我们制作了豆沙馅儿、核桃酥,这节课要学习制作华夫饼。”7月31日,在“共青学堂”烹饪课上,来自龙海小学6年级的学生黄宏灵正在跟老师学习揉面。“我非常喜欢这个课程,因为可以认识到很多的小朋友,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甜品。”黄宏灵告诉记者,以前暑假都只参加补习班,没有参加过任何兴趣班。“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爸爸妈妈吃。”黄宏灵笑着说。

  “这个‘共青学堂’真的很好,我的两个女儿都报名参加了小提琴课,每天都很积极去上课,而且回来后还主动温习。”说起“共青学堂”,马秀江有说不完的话,“学堂课程内容丰富,孩子想选哪个就选哪个。”“因为我们离市区很远,孩子来回跑也不方便,所以之前就在家附近找了一个钢琴培训班,但是学费还挺贵的。”马秀江说,现在“共青学堂”开在家门口,不仅方便,还免学费。

  “以前给孩子请家教辅导学习,孩子会经常耍脾气,如今在家门口和邻居小朋友一起学习,不仅学习激情高,还特别认真。”龙江风情小镇居民陈小小对“共青学堂”的开设表示认可。她说,因为工作比较忙,暑假一般都是孩子自己在家,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现在把孩子放在家门口培训、辅导,不仅方便,学习氛围也好,也不用担心孩子上下学的安全问题。”陈小小表示,希望以后一个孩子可以同时报两门兴趣课,这样孩子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逐步完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育

  “目前因初期试点开班且报名学生较多,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只能报名参加一门课程。”唐传林告诉记者,“共青学堂”的学生主要来自两个试点社区的本地户籍学生,年龄以6∽12岁小学阶段的学生为主。截至目前,龙海风情小镇试点社区的“共青学堂”已有141人报名参加,龙江风情小镇试点社区的“共青学堂”已有110人报名参加。

  唐传林表示,接下来,“共青学堂”将会重点打造特色鲜明且受学生和家长喜欢的课堂。从课程内容上,逐步完善课程的内容,以学生学习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从管理模式上,积极发挥共青团的引领作用,继续完善“共青学堂”的管理,探索出适合本土学堂的管理模式;从服务成果方面,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本土文化和环境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实践;从家长层面上,强调青年家长的参与,引导青少年带动家长参与学习。

  (三亚日报 记者 汪慧珊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