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芳谊(左)到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文质彬彬的符芳谊今年才30出头,是育才生态区马亮村驻村“第一书记”,因为下乡扶贫头顶烈日、沐风浴雨,皮肤被晒得黝黑。虽然年轻,符芳谊却有着一股拼劲。“村民不脱贫,我就不出村!”这句话掷地有声,是他发自肺腑的扶贫决心。

  一心一意做村民“贴心人”

  自从今年6月初担任马亮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时间虽短,但符芳谊的双脚已踏遍马亮村的每一块土地,村民们都认识他,并习惯地叫他“符书记”,把他看成是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有什么困难和心里话也都会向他诉说,而他总是热情地帮助村民们解决。“有事就找符书记”,短短两个月,符芳谊在村民心中已占据了不小份量。符芳谊说,他要一心一意做村民的“贴心人”,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这是他的初衷,也是他的决心和意志。

  在进驻马亮村之初,符芳谊第一项工作就是深入开展调查,摸清村里的贫困人口、耕地面积、饲养条件、种植条件、水资源等情况以及村里可利用的资源条件,更重要的是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思想动态,了解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深入走访、细致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

  符芳谊说,刚进村时,村民的思想总有些抵触,借口农活多、很忙很累,不愿意配合扶贫工作队的工作。一个月后,当看到驻村包点扶贫工作队员起早摸黑,进村入户,登记造册,请来农艺师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发放猪苗、果苗,并事事逐项落实到位,对村民提出的需求也总是及时回应落实时,村民们的心思渐渐拢到扶贫工作队的工作中来,有想法的提想法、有意见的提意见、有建议的提建议,积极配合工作队开展各项工作,有的村民还主动帮助工作队收集相关材料,马亮村的扶贫工作开始彰显成效。

  俯下身子为村民谋福祉

  7月27日,记者在与符芳谊的座谈中了解到,驻村这段时间以来,他已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十几家贫困户维修了房屋,例如房顶补漏、粉刷墙壁、修缮门窗、砌筑围墙和猪栏、平整路基、维修沟渠、送猪苗菜苗等等。

  这些工作开展之后,深得村民群众的信赖,使整个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贫困户努力脱贫的热情被激活了,干劲也足了,家家户户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和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搞活家庭副业。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大家积极走“自救”脱贫的路子,该搞养殖的去搞养殖,该搞瓜菜种植、果树种植的去垦地种植,该出去打工的出去打工。总之,村民们“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朝着致富的目标奔跑。

  符芳谊说,让村容变整洁、村貌变亮丽,也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在全村开展“创文巩卫”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他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了一系列脱贫攻坚卫生评比活动。

  活动开展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设定17项评比内容,即检查农户家“门前三包”落实情况,整体布局、居住周边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整洁,家庭物品是否收拾摆放整齐,杂物是否乱堆乱放,有无乱搭、乱设、乱围的现象等。通过评比活动,激发村民自觉打扫庭院环境的意识和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刷新全村环境卫生面貌。

  此外,为了更好地让零就业贫困家庭、有就业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家中没有1人能实现稳定就业的贫困家庭实现就业,符芳谊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开发文化协管员、医疗协管员、教育协管员、扶贫协管员、托老协管员、水利管护员、巩卫网格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让贫困户家庭中的17人实现了上岗就业。

  在符芳谊的带领下,现在的马亮村庭前院后种植果树,并围栏发展养殖业,积极搞活庭院经济,争取早日脱贫奔小康。

  (三亚日报 记者 陈人波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