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生态区马亮村委会虹坡村巩固提升户董明杰脱贫记 

  

 董明杰在修剪芒果树枝。

 

  6月20日清早,记者跟随市教育局驻村扶贫包点工作队员黄运山,一路匆匆忙忙来到育才生态区马亮村委会虹坡村,刚到村民董明杰的家门口,就看到他在帮助工人装修房子,忙得满头大汗,记者随即与他交谈起来。

  政府扶持

  贫困户摘掉“贫困帽”

  董明杰今年47岁,曾当过坦克兵,1995年退伍,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在读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女儿在读市一中高一年级。董明杰退伍回到虹坡村后,因家里兄弟多,土地少,生活很困难,特别是孩子出生后,家庭生活更加拮据。于是,1999年董明杰同妻子回到岳母家马亮村委会那艾村居住,岳母在那艾村村头路口分给他几分地,董明杰就在这几分地上简单地搭起了一个家。靠着岳母家的支持和从兄弟朋友那里借来的微薄资金,董明杰在家里开了个日常用品小卖部,勉强维持生计。

  2000年后,董明杰和妻子开始在村庄附近山脚下的丘陵地开垦荒地,边垦荒边种植山兰稻、地瓜、玉米、本地豆等一些短期季节性农作物,温饱基本得到了保障。2009年,他开垦荒地10余亩,建起了一个芒果园,陆陆续续种植芒果树350多株,但因技术和土地严重缺水的影响,一直没有什么收成。

  2014年,董明杰被政府纳入贫困户,享受政策扶持。此后,在育才生态区政府和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本来就聪明的董明杰拓展了致富思路,在自家后院的空地上建起了猪圈,养起了政府扶持的猪苗和本地五脚猪、母猪及猪仔,并将原来的8.6亩地350多株芒果树改嫁接黄金龙和台农一号品种,并加强管理,提高了经济收入。2016年,董明杰被市政府摘除了贫困户帽子,改为巩固提升户。

  勤奋肯干

  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交谈了一会后,董明杰便高兴地带领我们去看他饲养的生猪。猪栏就砌在房屋后面,以分隔饲养的方式,圈成几个大小不等的猪栏,3头母猪单圈单养,几头已上百斤的肉猪,每3头分一个圈精心饲养,七八头小猪同圈饲养。

  “这样分隔饲养才不会互相感染病菌,确保成活率高、营养足、猪肥壮、肉质好,能卖好价钱,否则一头猪发病就会传染开来,导致满栏瘟疫,容易亏大本!”董明杰说,这种饲养方法是下乡扶贫的市农业技术员教授给他的。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精心饲养的猪年年都能卖出好价钱,加上他又开垦果园种植芒果,前两年终于脱贫,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董明杰还告诉记者,目前他在栏饲养的猪共有17头,主要是本地猪,也有肉猪。一年能饲养40头,一般是每150斤就出栏,市场正常价格每斤7元,价格好的时候每斤8元,最高时每斤9元。去年,他出栏30头猪,赚了3.9万元,同时卖出了2万多斤芒果,赚了2万多元,妻子平时也干点零活,补贴家用。这两年,一家人平均年收入有7万多元。

  采访中,董明杰表示,下一步他将扩大生猪饲养和芒果树种植规模,计划每年养猪60头,再开垦荒地补种一些优质芒果树,争取达到500株,并利用自家庭院开起日用百货店铺,扩大多种生产经营规模,争取明年致富奔小康。

  (三亚日报 记者 陈人波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