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记者从三亚市财政局了解到,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田整治目标。2017年上半年,三亚市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已高标准完成了吉阳区三娘洋、保球洋、红花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据介绍,上半年,三亚市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项目区域共修建灌溉渠道71条、长18.32公里,全部实现硬化防渗;排水沟7条、长3.75公里,全部实现硬化防渗;维修排沟1条;修建田间硬化机耕路14条;修建配套各类建筑物776座;共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修善后,项目区域内水、田、路得到综合治理。解决了当地长期“依靠自然排灌、旱难灌、涝难排”的问题,不但提高了灌溉效率,而且还保证了农田灌溉用水,使灌溉保证率从原来的70%提高到90%以上,增强了农田排涝抗旱能力。村民们称,高标准农田项目是民心工程、富民工程、抚民工程,不但让乡村更加美丽,更让自己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农业综合开发带来的实惠。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三亚连续7年采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达6万亩,累计投资达20784万元。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从多方面改善了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一是解决了困扰农民们多年的“看天吃饭”的难题,使项目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田排涝标准从过去的5年一遇提高到现在的15年一遇。每亩田洋灌溉由过去的4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1个小时;二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让农民一年至少可增种一造瓜菜。提高了粮食、瓜菜等水田作物的产量;三是农田地租大幅提高。经过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每亩年地租由原先的800—1500元提高到每年2000—3000元;四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机械下田、农机运输,使项目区农民实行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节约人工成本,让项目区农民有更多时间发展其它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亚日报记者 曹阳)  

[责任编辑: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