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read_image.jpg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崖城村牌坊街、中街、骑楼街: 古韵融新风 巷陌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4-04-24来源:三亚新闻网
   

4月17日,从空中俯瞰文明门。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琪成 摄
 
  四月的崖城,繁花似锦,绿意盎然。大街小巷,游客往来。
 
  从崖城村委会出来,自西向东,沿着街道一直走,穿梭在现代民房、文物建筑、骑楼商铺间,一段600米左右的“历史交织”,让人不由感叹:“烟火气”与“历史味”的融合,在此毫不突兀,别有韵味,相得益彰。
 
  这条路,先后经过牌坊街、中街、骑楼街,是来崖城村观光的游客最常走的路。
 
  崖城村历史悠久、文化浓厚。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是当时琼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月17日,站在位于中街南侧的崖城村地标性建筑——文明门下,崖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莹向记者讲述起崖州古城的历史——
 
  崖州古城始建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历经4个朝代共644年的建设,建成四周长度约2270米、高约8米的城墙,城内面积约128.82公顷。
 
  崖州古城东、西、南面的城墙开设了3个城门,分别是阳春门、镇海门和凝秀门。后南门因崖城学宫在其附近,故又称为文明门。1920至1921年,因拓建道路,东、西两座城门被拆。如今,仅剩下文明门。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文明门经历了数次修缮,后人依据文字记载尽可能仿古施工,最终于2017年饰缮一新。重建后的文明门,城台宽24.8米,门洞进深20.9米,城墙东段长82米,西段长71米,复建一座两层亭式楼阁——“尊经阁”,浑然一体,雄伟壮观。
 
  而在文明门朝北50米,中街的另一侧,是崖城学宫,为古崖州最高学府,我国最南端祭祀孔子的纪念性建筑,自北宋庆历年间创建至今,历经多次迁移、重修。它不仅记载了古代崖州的璀璨文化,还体现了崖州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变迁。受到孔孟文化的熏陶,崖城村民忠厚质朴,团结友爱,邻里关系和睦,群众关系融洽。
 
  如今,游客来到崖城村,打卡完文明门和崖城学宫后,都喜欢沿着中街往东走,一路走到东边的骑楼街,探访原汁原味的骑楼建筑,品尝当地小吃。
 
  骑楼街的由来还得从一场大水说起。1927年10月,崖州地区暴雨滂沱,宁远河洪水泛滥,冲垮了崖州古城东门附近的沿街建筑,这场水患史称“丁卯大水”。当时,政府发动居民沿街修建骑楼式商铺,形成了骑楼风格的商业街。
 
  走在骑楼街,新旧建筑混合一起,其间的骑楼建筑,历经岁月洗礼沉寂在百年时光中,虽砖墙斑驳,可透过其精致雕花,依稀可见曾经的风韵。
 
  近年来,当地政府重视文化建设,出资对现存的一些骑楼进行修缮和改造,让这些骑楼免于拆除与破坏,旧貌换新颜,其深邃的人文风貌在岁月中得到延续。
 
  牌坊街、中街、骑楼街,一条路走下来,人们既能直观感受到此处的历史变迁,又能体会到当地群众涌动着的生命力。这是崖城村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见人、见物、见生活”模式实践的缩影。
 
  王莹说,“目前,我们正准备将骑楼街和臭油街打造成美食文化街,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强化商业业态,进一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让村民的‘旅游碗’端得更稳,日子愈发红火。”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符府 见习记者 孙树冠)
责任编辑:郭诚 实习生 邢维语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