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习惯在学生和家长心中发芽 

   

 海棠区小学生和妈妈一起打扫院子里的卫生。  

 海棠区第一小学学生与志愿者一起进社区打扫卫生。 

 海棠区红旗小学的学生正在清洗校门口的地面。 

    

  “妈妈,我的房间已经打扫完了,客厅我们一起打扫好吗?”“爸爸,我刚拖完地,您进门一定要换拖鞋哦……”近日,在海棠区,无论是初中生,还是幼儿园小朋友,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他们都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讲究环境卫生,且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父母。这一切,都得益于海棠区“小手拉大手”活动的开展。

  好的习惯可以培养,好的行为可以感染。“小手拉大手”活动,不仅改善了校园环境卫生,改变了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对家长的文明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从而改善了家庭环境卫生,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村),文明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

  校园环境变得更美 学生变得更有礼貌

  “学校从今年3月末开始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起初,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太重视,参与度也不太高。后来在海棠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宣传之下,我们把这项工作当成连续几个月的重点工作来完成。”海棠区第一小学副校长陈少武说,学校除了给每个学生发放宣传单页带给家长外,老师们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5月初就完成了对所有学生的家访工作。

  记者了解到,海棠区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一方面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用语、文明言行举止、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及校园秩序的良好习惯,着力营造“生态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氛围,另一方面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村)。通过学生、学校来教育影响家庭,带动家庭成员做文明事、做文明人,助力三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陈少武告诉记者,学校自从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以来,学生们在值日时都会比以前积极很多。“他们除了打扫班级卫生,还会主动承担校园卫生的清扫工作,并主动给校园里的花草浇水。”

  “学校的早读课是7时40分,很多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都喜欢在学校门口买早餐吃,吃完早餐后的垃圾袋就乱扔。活动开展后,现在至少有95%的学生能主动将垃圾扔到垃圾桶,保证了校门口的干净整洁。”令陈少武感到欣喜的是,除了环境卫生方面,孩子们在文明礼貌用语和精神面貌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原先,可能因为天气热,孩子们都喜欢穿拖鞋或凉拖上学,许多学生见到老师也不懂打招呼。而现在,孩子们着装整齐,换上了运动鞋或球鞋,系上了红领巾,看起来精神了很多,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非常有礼貌。”

  积极开展评比活动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不能仅仅靠学生给家长带宣传单页,也不能完全靠老师家访督促。那么,通过怎样的激励制度,真正让孩子影响到家长甚至社区(村),使得这项工作保持常态化?海棠区教科局在海棠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摸索并尝试。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文明家庭’‘环保之星’这样的评比活动,一方面引导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孩子引导家长甚至邻居,保持家庭环境的干净整洁。”海棠区教科局局长陈小冬说。

  陈少武告诉记者,老师会在家长微信群里告知学校开展评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号召家长积极参与。此外,各班班主任也会在家访时告知家长。每个班级每周评比一次,推荐3名环保之星和3个文明家庭。每个月末学校评比一次,评出1个文明班级、1个文明家庭和1名环保之星。此外,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我向家长捎句话”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与家长一起学习文明公约,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与家长“手拉手”共建文明家庭。

  “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孩子教育成长紧密相连,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影响带动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激发父母文明意愿,凝聚家庭文明力量,并通过青少年去带动家长投入‘创文巩卫’活动当中,提升‘创文巩卫’的参与度和广泛性,从而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村),文明整个社会’的效果。”陈小冬说。

  孩子用行动感染父母

  助力三亚“创文巩卫”

  “以前孩子一回来就做作业,家务活很少帮忙。自从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后,每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甚至还会帮我们煮饭做菜。”海棠区第一小学学生家长陈兴菊说,在孩子的影响下,她和孩子的爸爸都非常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就连隔壁邻居也受到很大的鼓舞,因为孩子会经常帮助邻居打扫院子里的卫生。

  家长雷英华也感慨孩子的改变及对自己的影响。她说,以前孩子非常懒惰,从不参与家务事,自从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后,每天放学回来都会主动打扫卫生。“我们是孩子的老师,同时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从他们身上,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反思,争取改掉陋习,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亚日报 记者 汪慧珊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