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在三亚河翩翩起舞。 三亚日报记者 翁叶俊 摄 

 三亚河退潮后,数名水上环卫工人正在滩涂上清理垃圾。三亚日报记者 袁永东 摄 

 白鹭在三亚河捕食。三亚日报记者 翁叶俊 摄 

 高空俯瞰三亚河,犹如一幅水清岸绿美景画,美不胜收。 三亚日报记者 袁永东 摄 

  

  江河湖泊是水资源及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三亚市2016年水资源总量为19.78亿立方米,已开发水资源量为5.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2622立方米。全市拥有独流入海的河流10条、各型水库95宗,穿城而过的三亚河、宁远河、藤桥河更是汇集了众多的生态要素、经济要素和人文环境,是三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带。良好的河湖水生态环境赋予三亚独特的生态优势,是三亚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福祉,也是三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三亚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市民游客数量的增加,三亚河道沿岸出现了污水排河、垃圾堆岸等水环境问题,三亚河道受到污染,水质出现下降。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三亚河道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全面消除黑臭,水质变清。 

  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不遗余力地保护,三亚立法制定《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建立三亚河治污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河长制”,形成市、区、村(居)委会及责任单位负责人层层负责的整治责任体系,强化了工作责任监督与考核,确保实现河道生态环境的长效保护。」 

  实行“双总河长制”,构建三级河长体系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中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全面推行河长制,传达了地方政府重视环保、强化责任的鲜明态度,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的执政能力。让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环保,有利于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保护环境,方便各级地方领导直接进行环保决策和管理。 

  据市河长办工作人员陈永忠介绍,今年4月份起,三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实行“双总河长制”的市、区、村三级河长体系,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三亚市的总河长。 

  据悉,在全市集雨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及流经城区的重要河流,由副市长担任市级河长;由各区、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党政一把手担任该区(管委会)的总河长;河流所经的村(居)委会的河段长由各村(居)委会负责人担任。从组织体系上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制”工作网络。 

  此外,市政府办印发了《三亚市河长制管理工作制度》、《三亚市河长制考核管理办法》,并出台了《三亚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第一总河长、总河长、副总河长、市区两级河长、村级河段长、河长办公室、责任单位的职责。 

  陈永忠介绍说,三亚“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二是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三是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四是加强水环境治理,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五是加强水生态修复,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六是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5月5日,全市河长制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建立河长制常态化工作机制,以河长制为抓手,结合河长制考核工作要求,以联席会议包括现场办公会和抽查督查等多种形式,推进内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河长制相关工作。 

  河流有了“主人”,实现“河长治” 

  凤凰路海螺大桥至山屿湖溪泽一桥段逾1公里的河道是卓达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联防队长陈广谊所负责的河段。 

  作为河道巡查专管人员,陈广谊每天两次河道巡查是他的“必修课”。 

  “巡查排污口和绝流的排水口是每个巡查监管人员的必要工作之一。防止黑臭水体直接排河,必须要进行地毯式的巡查……”陈广谊介绍说,闻水体、看水质、清除河道垃圾等也都是河道巡查专管人员的业务工作。看似1公里的河道不是很长,而一个人巡查一遍河道并做完相应业务也能花半天的时间。 

  陈广谊告诉记者,“双修”搭配“河长制”,生态绿道搭配绿水青山,让周边的群众真正享受到了绿色发展的福利。“今年4月,全市开始推行河长制,使得河道治理常态化,也实现了河水生态保护长效化,让水难闻、水质差成为历史。” 

  除了日常的巡查,陈广谊还要将巡查工作形成详细的台账,发现重大问题立即上报。值得他庆幸的是,他发现的多处排污口事件得到市领导的重视,并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方案。“现在很少能发现排污事件和黑臭水体,看着河道一天天变好,我在工作中也越来越有心得。” 

  实施河长制,把地方党政领导推到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使原本无人愿管的河流有了“主人”,各级“河长”、“河段长”是河湖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担子更重了,既要挂帅,更要经常深入一线,及时统筹解决上下游、左右岸的河湖岸线保护管理突出问题。 

  到2020年底,三亚实现辖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三亚将全面展开河湖水系生态修复工作,通过实施水环境治理、河道综合整治、完善污水基础设施等措施,建立全覆盖的河湖名录,每一条河(湖)都有河长,全市所有河湖实行河长制,实现城镇内河湖及流经城镇河段消除劣Ⅴ类水体,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到2020年底,三亚主要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列入国家地表水考核的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省级地表水考核的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4%以上,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到100%。 

  到2020年底,三亚实现辖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明显改善河流断面水质、水生态、水环境面貌,美化城区段河流景观,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生态”的目标。 

  (三亚日报 记者 邓铭瑶)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