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jpg
  • ad740.jpg

您的位置:三亚文明网首页 > 他山之石

安徽发布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 文明"筷"行动分餐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0-03-20来源:安徽日报

3月18日,安徽省文明办、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等7家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布《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倡导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用公筷,分餐制悄然兴起

“无论是家庭小饭桌,还是外出就餐,大家使用公筷公勺挺好的。希望能保持下去,成为日常习惯和生活自觉。”家住合肥市政务区国际花都市民刘先生说。

3月17日傍晚时分,戴口罩的顾客陆续走进银泰城四楼小菜园餐厅,进门先测量体温,登记健康信息,再对双手和个人物品消毒,经过三道程序后进入餐厅就餐。与往常不同的是,每张餐桌上均放有公勺公筷,服务员会提醒顾客使用公用餐具就餐。

疫情期间,公筷公勺成为社会热点,分餐制也悄然兴起。“家庭分餐刚开始几天,老人不习惯,觉得见外、别扭。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磨合,现在老人慢慢也就习惯了。”淮南市民詹女士介绍说。詹女士是一名医生,也是家庭分餐制的支持者。她一直想在家里推行分餐制,但是老人“固执”不同意,这次趁着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把道理讲通了,家庭小饭桌上开始分餐吃饭。

餐桌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餐桌文明也体现着社会文明。省文明办、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等7家单位联合发布《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倡导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黄山、亳州、阜阳、淮南、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地纷纷响应,向社会倡导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深化“文明餐桌”创建活动。

“征求意见讨论稿发布仅有几个小时,参与讨论的市民就有1.1万人次,还有不少热心市民创作新版本,参与制定餐桌文明公约。”淮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徐启超说。淮南市文明办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民踊跃参与,纷纷对《淮南市餐桌文明公约》提出意见。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推广公筷公勺、分餐制的契机,公筷公勺和分餐正在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疫情的爆发再次警示人们要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饮食习惯,倡导文明餐桌,培育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省文明办创建协调处相关负责人说。

难在哪,三种心理要不得

据了解,2003年“非典”疫情时,许多餐厅推出分餐制,倡导公筷公勺。然而疫情结束后,分餐制便不见踪影,公筷公勺也在餐桌上慢慢消失。“如果不能摒弃面子心理、怕麻烦心理、不在乎心理,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就无法真正落实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省精神文明建议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崔跃松说。

他告诉记者,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在餐桌上使用公筷公勺会给人一种生分感,甚至有一种互相嫌脏的感觉,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隔阂。“很多时候是面子问题,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我想使用公筷公勺也不好意思提出。”省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飞翔说。推广分餐制同样如此,“合餐”共食传统已久,不少人因为“面子”不想分餐,怕亲人朋友间觉得生分。

“无论是使用公筷,还是分餐都太麻烦了,疫情期间还可以接受夹来夹去、分来分去,等疫情过去了就没有必要这样麻烦吧!”90后白领李晓星认为,吃口菜还要用公筷夹到自己面前的盘子里,再用自己的筷子夹到嘴里,实在太麻烦。分餐要大盘换小盘,吃饭“累人”,作为疫情时期的防疫之举可以接受,但是日常生活无法每天坚持分餐。在一项有21万人参与的投票调查中,针对“你外出聚餐有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吗”,有5.7万人选择“会用,已成习惯”,有6.4万人选择“没有,嫌麻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四学生张雅婷认为,面对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很多人内心的想法是不在乎、无所谓,认为不会那么容易传染上疾病。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事实上,中国是乙肝、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国家之一,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除此以外,分餐制的成本相对较高。“分餐会提高沟通成本,延长服务时间,提升人工成本等,如果顾客没有特别需求,餐厅其实没有动力主动进行分餐。”“中国最美厨师”、省现代徽菜文化研究院高级技师尹亲林说。传统观念上的束缚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都会变成公筷公勺融入日常生活的“拦路虎”。

怎么推,多管齐下重养成

未来如何推广公筷公勺、分餐制?疫情过后,公筷公勺会不会昙花一现,分餐制是不是难觅踪影?

“我们以前在餐桌上摆过公筷公勺,但是效果不理想,最后不了了之。现在政府牵头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相信能更好地落实。”滁州市红三环大酒店餐饮部负责人杨敬宇说。在由滁州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倡导公筷公勺,树立文明新风”活动中,滁州市首批122家餐饮企业、首批百名党员代表、百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百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代表率先作出公开承诺,100%提供、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全面实行“公筷行动”。

“这不是矫情,也不是生分,而是为了每个人舌尖上的文明。”采访中,滁州一些餐饮行业经营者表示,推行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养成生活习惯。此外,公筷公勺要与私筷区分,在颜色、长短和材质等方面作明显标识,有利于培养市民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公筷行动”从公共大餐桌推广到家庭小餐桌,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首先要从娃娃抓起,让卫生知识宣传和文明餐桌创建进校园、进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肥一中教师秦兰萍说。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推动整个家庭使用公筷公勺。

一个全社会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全民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将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通过依法依规管理和规范,来推动文明行为的养成与固化。“黄山将倡议分餐、公筷用餐等内容补充进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促进市民文明卫生意识提升。”黄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汪长剑说。疫情过后,公勺公筷、分餐制通过各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长期发挥实效,固化养成,成为市民的一种文明修养。(安徽日报 记者 张岳)

 

责任编辑:袁纯玉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