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您的位置:三亚文明网首页 > 三亚聚焦

截至今年5月,322家企业入驻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

发布时间:2022-06-12来源:三亚日报
近日,神舟飞船再问天,驰骋寰宇,圆梦星河!
 
对太空的追求,不仅孕育了壮美的诗篇,也让三亚航天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做优做精三亚经济圈,当好转型发展的示范,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
 
为了追寻心中那抹蓝,三亚从未停止探索空天产业的步伐。尤其是近一年来,三亚的“飞天梦想”有了实质性突破 。
 
——在这里,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
 
离地约500公里的低轨道上,作为海南卫星星座项目的首期,“海南一号”4颗光学卫星已在岗3个多月。卫星每天在海南上空开机工作,源源不断向三亚卫星数据接收站传回大量遥感数据。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组织园区的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共同研发制造“海南卫星星座”,目前已成功接收卫星数据信息为海南省社管平台提供空间信息技术支持,剩余6颗卫星计划在封关前发射。卫星应用主要完成对地观测和船舶识别,服务于自然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城市管理等行业。这是三亚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写照。
 
推动成果转化,啃下科技创新的“硬骨头”。
 
初步建成海南高分卫星大数据中心,取得海岸带变迁、农情监测、热带林分布和监管、文化旅游等具有海南特色的资源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应用成果;构建海南省生态资源监管与评估多指标体系,形成海南省重要生态资源领域业务化的监管流程;开展海上溢油遥感监测、赤潮遥感监测、三亚农田旱情遥感监测、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遥感监测、“双城双修”遥感监测、南中国海重点岛礁遥感监测、三亚市“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科技工作。
 
先后成立“CAS-TWAS空间减灾卓越中心三亚分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三亚培训基地”等机构,增强了三亚市的国际科技影响力……空天产业版图扩张背后是三亚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为三亚打造南繁深海科创标杆,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注入澎湃动力的积极作为。
 
——在这里,原创性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三亚站使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延伸到南部海疆;在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大力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形成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海南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已建立海南高分应用产品体系,涉及国家重大战略规划、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监测与评价、城市精细化管理、农业、海洋等6个业务应用领域的14项专题产品,为政府相关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微小卫星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开展微小卫星领域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研究;正在建设的三亚首个太空科技馆,预示着三亚正在向深度开发应用的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圈挺进;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采用“边策划、边招商、边建设、边出效益”的工作模式, 2019年被海南省委深改办列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三批)。
 
类似的创新成果在三亚越来越多,其背后是三亚空天产业创新要素的迅速集聚。
 
——在这里, 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压茬拓展。
 
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建设、重点产业技术攻关、科技制度改革创新、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布局等方面实现突破;深入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特色创新高地建设、科创主体能力升级、现代产业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惠民利民、科技创新生态优化、科技创新开放协同七大重点工作,以创新驱动三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2021年已发放3755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2022年4月,快速启动2022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申报工作,预计发放2500万元奖励资金;  聘请专业服务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进行指导;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工作……
 
这些“硬核”举措为三亚空天产业的蓄势起飞集聚能量。
 
截至2022年5月,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孵化器已引进和孵化322家企业,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产值约达1.2亿元,累计知识产权数量228件。
 
空天信息产业在三亚的创新土壤里生根、发芽、结果,向着星辰大海更深处遨游!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杨洋
 
责任编辑:林祺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