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4亿元打造集市民广场、公园、游船码头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观公园 

   

  鹿回头广场为上世纪90年代末所建,由于年久失修,令广场长期无法发挥其基本功能,变为露天停车场,距“精品城市”的广场建设要求更是相去甚远。6月30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在市委、市政府“让绿于民、让路于民、让景于民、让海于民”的执政理念下,三亚决定投资2.4亿元将鹿回头广场打造为“城市会客厅”,集市民广场、公园、游船码头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观公园。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立项、选址、可研、设计和勘察招标、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等工作,施工队已进行场地放桩工作,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新广场设计使用需求和人文特色并重

  鹿回头广场位于三亚河入海口的港区东侧,西临三亚河,北、东侧被榆亚路环绕,南临南边海路。红线面积约15.59万平方米(234.1亩)西侧岸线长度约为687米,是进入三亚市主城区和三亚河入海口的重要地段,是未来城市景观和城市双修建设的重要体现。

  鹿回头广场公园工程项目是三亚市双城双修重点项目,是体现城市双修工作与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根据规划,广场的东侧定位为市民公园,保留垃圾转运站和污水处理泵站,改造现状停车场,让出更多空间为市民提供林荫休闲场地。西侧内部水域以北,结合现状游船码头建设中心活动广场和亲水空间,为整个场地的核心公共活动区域。

  整体规划在满足市民与游客的综合使用需求的同时展现城市人文特色。感受内河恬静温婉的游船码头、体验外海激情澎湃的游艇码头将会吸引更多游客,广场及公园成为招待游客及周边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共同体,共同谱写三亚市民与游客共享、互通、交融、休闲、度假的的交响曲。

  同时,通过建设城市急需的游船码头、市民公园、游艇公园、亲水岸线、滨水广场等设施,修补城市受损的景观与功能;通过采取增加乡土植被种植量和海绵建设等工程技术措施,修复所在地段的生态环境。

  打造市民公园、游船广场、游艇公园三个功能片区

  新广场集市民广场、公园、游船码头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观公园。依据场地现状和功能需要形成“三片、两带、一廊、一轴”的结构组织形式。三片是指依据现状设施自然划分形成的三个功能片区。市民公园片区位于场地东侧。保留污水泵站;减少垃圾转运站面积和改变位置;依据需求重新规划生态大巴停车位,把小车位放至半地下车库,为广场公园留出公共活动空间;在空余场地和半地下停车场顶部设置林荫活动区,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场地。

  游船广场片区位于场地西侧,内部水域以北。设计依托游船码头设置码头配套停车场,并丰富现状广场内容,设置儿童娱乐场地、大树广场、生态草坪广场、滨水亲水空间,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且生态的滨水休闲广场空间。

  游艇运动公园片区位于场地西侧、内部水域以南。增加生态停车位数量,将西侧四个网球场改造成两处灯光篮球场、两处羽毛球场、一处门球场和林下健身区,丰富运动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为游船码头提供室外林荫候船区;利用现状优质滨水椰林草坪进行优化提升,形成体现热带风情的自然生态滨水休息空间。

  “两带”“一廊”“一轴”开启视觉盛宴

  新广场设计还采取“两带”“一廊”“一轴”的思路,两带是指依托围绕广场的滨水岸线和榆亚路分别设置外围滨水蓝带和慢行绿带。慢行绿带是广场公园与榆亚路衔接的过渡空间,利用鲜艳的花带展示三亚这座热带城市的热情奔放和靓丽柔情,慢行步道穿行其中,欣赏花镜的同时连接城市慢行系统,为城市提供基础生态出行设施。滨水蓝带则是现状滨水空间被分为三大段:北部游船码头段、中部公共滨水休闲段、南部游艇码头段,设计利用滨水休闲步道串联这三部分空间,形成连贯南部南边海路和北部榆亚路的滨水休闲散步道,并丰富中部可供市民使用的公共滨水空间,打造出硬质观景平台、木质观景平台、景观栈道、生态草坪驳岸、红树林生态驳岸等多样亲水空间。

  一廊即生态艺术走廊。远期利用现状施工便道改造成生态的、艺术的、展示城市魅力和人文性格特色的展示廊道,为市民的才艺展示和游客认识了解三亚提供一处可亲身体验的展览馆。

  一轴即由榆亚路与凤凰路交叉口为起点穿过生态广场至三亚河继续延伸至鹿回头公园的景观轴线,串联起因施工便道分隔的东西两块场地的同时为市民提供直达水岸的林荫通道,成为行人一窥广场公园内部的视觉通廊。

  另外,鹿回头广场设计中注入“海绵”理念,总体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新建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56%,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9.66mm。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不低于50%。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工程主要对生态绿地、硬质铺装、道路交通系统、景观水系、屋顶系统等地方进行海绵化开发改造建设。经综合分析考虑,本工程主要采用的低影响开发措施有: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池。拟采用该组合措施,实现海绵城市提升工程总体控制目标。

  (三亚日报记者 赵庆山 实习生 高晓雅) 

 

[责任编辑: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