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亚,“候鸟”是这座城市的特色之一。 

  都说三亚人少,因为在这座南国小城里,户籍人口仅57.25万人。 

  都说三亚人多,因为每年这座城市还会迎来一类特殊的“群体”,冬来夏返,人们形象地称他们为“候鸟”。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优势,三亚每年能吸引约40万“候鸟”南飞,这其中不乏各领域的高端人才,他们的知识与智慧是三亚社会经济发展可借助的宝贵资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三亚“候鸟型”人才已达近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有3000余人。如何借力这一独特而珍贵的人才资源宝库,让“候鸟”人才在三亚度假疗养的同时,又能为三亚“发光发热”,成为这座“候鸟型城市”的一大课题。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三亚吸引“候鸟”人才开创了全新的人才利用模式。近年来,三亚加大探索力度,扎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多维激励,构建了立体式“候鸟”人才工作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开发使用“候鸟”人才的新路子。 

  先行探索 

  借智“候鸟” 添翼三亚 

  三亚具有聚集“候鸟”人才的独特优势,也是最早探索开展“候鸟”人才工作的市县。 

  早在2008年,三亚就积极支持和引导“候鸟”人才成立协会组织,并给予资金扶持。2011年,三亚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的意见》《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明确各级党委要把发挥“候鸟”人才作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进行研究,努力在全市营造重视、关心、支持“候鸟”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同时,将在学术领域有较高威望、关心三亚发展的“候鸟”人才作为市领导重点联系专家。对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习三深有体会,刚来三亚不久,三亚相关领导就来看望他,让他感觉到三亚对“候鸟”人才的关心、爱护。从2012年起,王习三开始融入三亚“文艺圈”,与这座城市共呼吸。 

  为积极发挥“候鸟”人才作用,三亚创造性地以党建带动“候鸟”人才工作开展。天涯区成立了“候鸟”人才党支部,这是三亚打造“人才海绵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和一次成功探索。市委书记严朝君表示,希望“候鸟”人才党支部把“候鸟”党员组织起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动“候鸟”人群参与三亚城市建设管理。组织部门也将研究设立“候鸟”基金,完善“候鸟”自愿服务机制,为“候鸟”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条件。 

  天涯区“候鸟”人才党支部书记罗九如,在三亚的“候鸟”人才圈内可谓是大名鼎鼎。来到三亚后,她就利用专长积极为三亚乃至海南的海洋生态环境事业奔走疾呼,保护珊瑚、召回海鸥,年过八旬的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海洋卫士”,被评为“‘感动海南’2016十大年度人物”。 

  东北林业大学的岳书奎教授自费到三亚的铁炉港考察红树林生态建设,还专门撰写了一本《海洋卫士——红树林》的科普读物。 

  还有很多像罗九如、岳书奎这样在国内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他们退休后来到三亚,把三亚当成第二故乡,希望发挥余热,为三亚的城市发展献计出力。 

  搭建平台 

  让“候鸟”人才为三亚建设添砖加瓦 

  连日来,三亚日报推出《问计“候鸟”》专栏,在谈及对三亚城市发展的建议时,“候鸟”人才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两个字——平台。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又是一年南繁时。袁隆平、郭三堆等全国200多家单位的5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会像候鸟一样“飞”来三亚,在南繁基地一待就是半年,开展农作物育种改良研究和试验。这一基地已成为海南在全国最有影响、最开放的科技试验平台,被誉为中国种业“硅谷”。 

  近几年,三亚以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投入数千万元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将育种科研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建设水稻国家公园,为南繁人才提供了科研项目的开发平台和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推广的公共开发平台,成为人才新的增长极。 

  与数千名南繁“候鸟”一样,每年来到三亚育种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的工作和习惯。四十多年里,谢华安深感当地政府和群众非常重视和支持南繁事业,同时也对三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希望以科技创新力量,为美丽三亚建设添砖加瓦。 

  吸引人才,不仅靠待遇,更要靠良好的事业平台。三亚不断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发挥科研院所、医院、高校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搭建了“候鸟”人才施展才能、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301医院海南分院自2012年在三亚开诊以来,积极与国内医学院校、医疗单位加强合作,迄今已有79名高级专家到三亚传帮带;三亚市中医院探索将旅游资源与中医国粹相融合,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设立“国内名医三亚工作站”,引导国内名医、中医流派汇聚三亚。 

  “候鸟”人才除承担常规医疗任务以外,还积极参加讲坛授课、技能培训等活动,指导三亚乃至全省的医疗人才学习新技术,为提高海南医疗人才队伍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所带来的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多项海南地区空白。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目前与“候鸟”人才实现互动交流、对接合作,迄今已引进朱蓓薇、丁德文、袁隆平、余光中、王蒙、丘成桐等一批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才,并聘任北京大学岳庆平教授等8位住校教授和客座教授。 

  这些高层次“候鸟”人才将先进的学术、教学理念带到了学校,在组建学术梯队、创新团队等方面带来了宝贵经验,助力象牙塔内的学子不断攀登科研高峰。 

  在三亚“候鸟”人才群体中,社会组织集聚的人才数量较多,也较为活跃,其组织开展的生态保护志愿者行动、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行动成效明显,为三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候鸟蓝”。另还通过开展论坛,举办讲座,进行科技下乡和医疗义诊,举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较好发挥了服务三亚和自我服务两大功能,同时也促进了“候鸟”人才与三亚本地群众的深度融合发展。 

  多维激励 

  为“候鸟”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各级人才部门在积极努力寻找‘候鸟’人才,另一方面信息不畅通,一些愿意出来服务的‘候鸟’人才却又找不到岗位。”缺乏有效的对接平台载体,“候鸟”人才与用人单位出现“两头张望”的尴尬对立,这曾是三亚引才聚才的短板。近年来,三亚结合实际,主动服务、强化保障,不断激发“候鸟”人才工作的新活力。 

  年初,三亚积极探索“互联网+人才”工作新模式,在全省市县率先开设“三亚市候鸟人才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发布政策信息、加强沟通交流、实现精准管理,使有工作意向的“候鸟”人才与用人单位直接实现供需信息的双向对接。 

  将“候鸟”人才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在“候鸟”人才集中的吉阳区建立“候鸟”党员服务站,天涯区建立“候鸟”人才党支部,也为“候鸟”党员搭建交流和服务的平台,充分发挥“候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有特长的“候鸟”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公益活动。 

  4月13日,三亚举办高层次的“候鸟型”人才座谈会,邀请了包含2名院士在内的“候鸟”人才代表畅谈鹿城发展和“候鸟”服务保障工作,探索解决“候鸟”人才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措施。 

  为营造善待、善用人才的良好氛围,三亚先后在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301医院海南分院等人才工作重点单位设立“人才工作站”,打造人才之家,对“候鸟型”人才工作项目给予资金倾斜;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深入了解“候鸟”人才期盼,妥善解决“候鸟”人才在住房、就医等方面的难题。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三亚将积极探索制定“候鸟”人才引进、流动、激励等各方面政策机制,把三亚打造成一座人才的“海绵城市”。进一步做好供需对接,围绕当前三亚重点产业、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引进、聚集一批急需的“候鸟型”人才。

    (三亚日报记者 周才源)

[责任编辑: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