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禁塑、垃圾分类、护山治水创建“无废城市”…三亚生态文明建设蝶变→

发布时间:2020-12-26来源:三亚日报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本钱,也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间,三亚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加强护山治水,实施“禁塑令”,推行垃圾分类,创建“无废城市”,结合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三亚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标杆。

■科学精准治理 守护蓝天碧水

“这里空气湿润,海天一色,实在是太美了。”“瞧,那边还有几只白鹭上下飞舞在觅食呢。”12月24日傍晚,漫步在三亚河边栈道,来到三亚度假过冬的“候鸟”老人王欣和虞美凤停下脚步,“一边吹着晚风,一边欣赏两岸的美景,很惬意。”

近年来,三亚市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不懈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把握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节奏和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

在制度保障上,出台了《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三亚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逐步建立起涵盖水、大气、绿地、山体、海岸带等主体的生态环保法规体系。严格落实“多规合一”,加强生态红线管控。2018年先后印发三亚市区级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硬件设施上,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转运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5座,加上企业自建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和移动式污水处理站,日均处理污水总规模达44.3万吨,基本实现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正在抓紧建设2座污水处理厂,预计2021年底完工。

截至去年底,三亚已建成污水管网长度累计956.17公里,污水泵站共计74座,管网总体覆盖率为77.5%。

垃圾处理方面,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期,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等7个项目,初步实现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850吨/天。

■完善三亚水生态体系

在工作机制上,全面推行市、区、村3级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体系,7条黑臭水体均已达到消除黑臭的标准。2019年10月三亚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因地制宜分类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项目计划覆盖自然村377个。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专项整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推进“六个严禁两个推进”工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20年1月1日至11月30日,三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PM10、PM2.5累计均值分别为22、10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15.4%、28.6%。

三亚现有1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2020年1-10月,大部分河流、湖库断面水质良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Ш类。

2013年以来,三亚市共完成排放口整治128处、三亚港1400艘渔船搬迁、45艘废弃渔船清理、257户违法建设畜禽养殖户清理、12家污染治理不达标或地处禁养区内养殖场关停搬迁、2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减排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

另外,出台了《三亚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三亚共有46个花岗岩石废弃矿山,除用于项目建设暂停修复外,已修复完成40个。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已建成农村垃圾转运站12座,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全域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禁塑

目前,三亚全市已建成博后村、中廖村、金鸡岭社区等六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10月1日起在三亚全域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亚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三亚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指南》《三亚市餐厨垃圾管理规定》已先后印发并实施,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根据《三亚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分类,同时以“分类处理”引导“分类收运”,构建分类直运体系,采用密闭、环保、高效、智能的专用车辆,杜绝垃圾落地,严禁混收混运,另外,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处理。

此外,三亚还通过编写宣传手册、拍摄专题宣传片、开展专题培训会等形式,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部队、进机关。目前,全市建成的六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通过设置集中垃圾分类桶、智能垃圾分类屋和智慧垃圾分类柜等分类设施,有效帮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12月1日起,随着《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开始实施,三亚全市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大型商超、国企、旅游景区等场所全面开展“禁塑”工作,为海南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保持一流生态环境质量而不懈努力。

■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无废城市”

近年来,三亚生态文明建设脚步从未停歇,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理念,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措施。自三亚市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高位推进试点工作。市无废办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全面推进试点任务。截至目前,55项建设指标已完成38项,7项自选指标已全部完成。2020年59项任务已完成49项,完成率为83%。

在试点建设期间,三亚立足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特点,在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无废”文化传播、城市固体废物协同共治等方面精准发力,基本形成了三个典型模式。一是基本形成制度引领 + 源头减量 + 陆海统筹 + 公众参与 + 国际合作的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模式;二是基本形成基于全方位“无废细胞工程”建设的旅游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及“无废”理念传播模式;三是基本建立破解“邻避效应”,解决废物协同共治、区域共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模式。三亚加入WWF“净塑”城市倡议,加强国际间“净塑”经验交流与分享,提升三亚在塑料污染防控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下一步,三亚将继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着力解决试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借助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东风,进一步提升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

◆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5座

·加上企业自建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和移动式污水处理站

·日均处理污水总规模达44.3万吨

■基本实现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正在抓紧建设2座污水处理厂,预计2021年底完工。

◆截至去年底

·三亚已建成污水管网长度累计956.17公里

·污水泵站共计74座

·管网总体覆盖率为77.5%

·已建成农村垃圾转运站12座

■ 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目前,三亚全市已建成博后村、中廖村、金鸡岭社区等六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2020年1月1日至11月30日

·三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

·PM10、PM2.5累计均值分别为22、10微克/立方米

■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15.4%、28.6%。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

责任编辑:王晓涉

图说三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