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海南”2017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感动海南”2017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海口举行。 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孙谋 摄 

  “感动海南”2017十大年度人物梁彩雄 三亚日报记者 袁永东 摄 

 “感动海南”2017十大年度人物陈宏 三亚日报记者 苏隐墨 摄 

 “感动海南”2017十大年度人物李鸿民 三亚日报记者 苏隐墨 摄

 

  梁彩雄:将军民情谊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获奖感言

  26年来义务为驻岛官兵运送新鲜的瓜果蔬菜,已经成为了梁彩雄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他和驻岛士兵的情谊一样。“我还会一直为他们送菜,直到我送不动为止。”47岁的梁彩雄捧着奖杯,眼神坚定。现在,梁彩雄22岁的侄子王波也常常跟着他出海,也将接过他手中“天涯船夫”的接力棒,将这份军民情谊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人物事迹

  梁彩雄: 最美“天涯船夫”

  距三亚市区5.6海里的东瑁洲岛上,常年驻守着一支海防连。1992年,梁彩雄代替岳父第一次登岛送菜。自此以后,这位三亚市天涯区榆港社区的渔民将这件事坚持了26年,不管台风袭来还是暴雨倾盆,每隔1天,总是驾驶装着蔬菜、肉类和水果的船从三亚渔夫码头驶出,准时将补给送到岛上。

  2017年7月20日,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在中国文明网发布10名“最美拥军人物”,梁彩雄获得2017“最美拥军人物”称号。

  26载运菜 航行10万海里

  东瑁洲岛上,常年高温、高湿、高强度紫外线,岛上没有淡水、没有蔬菜,船运供给对驻岛官兵而言非常重要。

  过去26年里,梁彩雄坚持义务为驻三亚市东瑁洲岛的官兵运送给养。在最宝贵的年华里,梁彩雄每隔一天送菜一次,到如今他已坚持航行了10万海里。他为部队建设和国防事业奉献了全部心血和殷殷大爱,也让驻守天涯岛礁的战士们备受鼓舞。

  梁彩雄出生在三亚的渔民家庭,青年时代的他很向往军营生活,因为父亲生病需要照顾,他放弃了当兵梦想。成家后,常为驻东瑁洲岛部队运送生活物资的岳父经常对梁彩雄说:“为驻岛部队运送水、菜等生活物资,保障好海防战士的生活,也是同样为国防事业献身。”

  给部队送菜完全是自愿的。虽然部队每年会给梁彩雄一些柴油用于补贴,但这些补贴根本抵不上船只每年的维修费。

  梁彩雄的妻子好几次想让他“退出”,也有朋友给他推荐了月薪上万元的工作。但梁彩雄铁了心不走。

  26年来,梁彩雄先后自费更换6只船,坚持给岛上的官兵送菜。岛上的连队换了14任连长,梁彩雄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兵。但所有人都知道:“给岛上连队义务送生活物资的船夫没有变。”

  不惧狂风巨浪 出海送补给

  没有开过小船出海的人,无法体会大海潜藏的危险。每年都有台风影响或登陆三亚,26年里,梁彩雄经历了数不清的台风。

  2010年7月,强台风“康森”袭击三亚,海面上风浪翻腾,一连几天都没有船敢出海。东瑁洲岛上的食物告急。

  在焦虑之时,战士们看到,一艘装着蔬菜、肉类和水果的船,迎着风浪出现在大海之中。

  “茫茫的海上,就只有这么一条船。”连队战士谢建说,船上的梁彩雄全身都湿透了,士兵们穿着救生衣下到水里,从梁彩雄手里接过一箱箱供给。因为风浪大船无法停靠,卸完物品,梁彩雄无法停下休息,又把船开进了风浪翻涌的大海里返程。

  2012年5月的一天晚上11点多,熟睡中的梁彩雄接到连长余国庆的紧急电话。一名年轻战士在岛上夜间巡逻时,不慎摔倒在礁石上,胳膊、脸部受伤,流血不止,急需送到医院治疗。

  挂了电话,梁彩雄披上衣服就往外跑,跳上船,赶紧朝东瑁洲岛方向开去。“抢救战士是天大的事,耽误不起啊!”接到受伤战士后,梁彩雄又马上打电话让朋友提前开车到码头等候。

  “天阴沉沉,船头那盏灯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梁彩雄凭借着他对这片海域的熟悉和熟练的驾船技术,仅用了30多分钟就把受伤战士送上了岸。急诊、包扎、手术,梁彩雄跟着连长忙前忙后,直到凌晨3点才回到家。

  长年累月的付出,梁彩雄被官兵亲切称为“天涯船夫”“编外老兵”“天涯第一号好人”。梁彩雄自豪地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继续做一名飞舟拥军的“天涯船夫”。

  陈宏:当好海洋园丁保护珊瑚

  获奖感言

  “这个奖是对我和我们团队30年工作的一个肯定,我要和每一个参与过保护珊瑚、保护海洋的人一起分享这个喜悦,也让我对未来保护珊瑚的工作更有信心。”作为在海南较早开始珊瑚保护工作的陈宏来说,对于自己能得到这份荣誉感到很惊讶。

  “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当海洋的园丁。”陈宏说,他会继续努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让“百万珊瑚”计划能早日实现,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自己一起走海洋环保之路,为保护海洋贡献一份力量。

  人物事迹

  陈宏:“珊瑚爸爸”的执着坚守

  1987年,陈宏只身来到海南。闯海30年,他成了人们口中的 “珊瑚爸爸”。30年的心血,换来海底的一片生机勃勃,换来珊瑚摇曳的斑斓色彩。

  潜心耕耘30年

  现年52岁的陈宏,已经在珊瑚研究、修复和培育领域潜心耕耘了30年,水下作业时长达上千小时。从2013年开始,陈宏在位于永乐环礁的鸭公岛、全富岛、银屿开始了对珊瑚及珊瑚礁物种繁殖与移植,至今已种植了鹿角珊瑚、软珊瑚、苍珊瑚等30多种珊瑚,20多个珊瑚伴生物种,其中1万多株成活。

  珊瑚礁的生态修复一直是国内外热带海洋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对于珊瑚礁的保护也在不断深入中。为此,陈宏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利用珊瑚苗床培育珊瑚幼苗,是陈宏及团队掌握的众多珊瑚培育技术中的一种。

  珊瑚培育从研究成果转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珊瑚幼苗成活率是其中绕不开的话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珊瑚幼苗的存活率,每年3月-5月的珊瑚产卵期,陈宏会远赴三沙海域,将海域中的珊瑚受精卵带到岸上来,进行人工孵化。再通过对珊瑚苗种进行监控检测,从而选育健康的珊瑚苗种。

  通过这一方法培育的珊瑚成活率平均为70%,最高的一批已达到了99%。这个数字让陈宏倍感欣慰,“种植时仅六七厘米的珊瑚,现在最长的已经超过20厘米。”

  陈宏说,现在他的团队已能通过单水螅体无性繁殖的方式,移植硬珊瑚的所有品种,可有效地解决珊瑚无性繁殖难以经受台风考验等难题,“现在我们已经至少掌握了10种不同环境下的珊瑚移植技术。目前来看,珊瑚的成活率很高。”

  陈宏的脚步遍布海南的每一片海,海南岛的周围哪里有珊瑚,他都铭记在心。

  建设“珊瑚花园”

  “拥有一片美丽的珊瑚礁,对于提升当地的旅游形象大有裨益。”陈宏通过研究发现,在三沙和海南岛本岛海域,完全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技术,重建一处崭新的、美丽的、充满活力的珊瑚礁,“不仅能满足高端旅游需求,还能带动渔民转产转业,实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现在,陈宏和自己的团队不仅在三亚凤凰岛西侧海域培育了14万株新生珊瑚,还在三亚崖州区、陵水等海域建立起了中国最大的珊瑚培育和繁殖基地。“我还有一个‘百万珊瑚行动’计划,通过珊瑚花园带动全民参与,最终促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深入保护。”陈宏说。

  “农民的田在地里,渔民的田在海上,而我的田在海底。”陈宏笑着说,这片海底和大地一样,总会回报辛勤付出的人。

  52岁的陈宏,很快就要面临潜水项目的年龄限制,他不愿错过珊瑚的身影。他执着地研究珊瑚,培育珊瑚,也许并不是世人眼中所谓的“成功人士”,他却建成了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

  李鸿民:家人永远是最深的牵挂

  获奖感言

  在李鸿民的心里,家人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只有照顾好了家人,我做事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李鸿民说,获得这个奖,最想感谢的是一直以来帮助过自己的人,让他和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现在,李鸿民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还在种植一些瓜菜,“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这个用瘦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的90后小伙,也在憧憬着未来,他希望在自己有了能力以后,能将社会给他和家人的这份爱传递下去。

  人物事迹

  获奖感言

  李鸿民: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24岁,对于很多青年而言,或许正处在刚刚开始自立的时光里。而吉阳区大茅村的李鸿民却成了家中4个病人的坚强依靠。这位“90后”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是2017年省市两级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不言弃、不退缩,面对4位罹患重病的至亲,24岁的李鸿民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了家庭重担,承担起照顾亲人的职责。

  不言弃守护亲人

  24岁,有的人即使身处配备各种电器的厨房,仍会为一顿饭菜焦头烂额。而李鸿民一天的忙碌是从干净利落地完成全家人早餐开始,淘米、下锅、生火、添柴……他十分熟练地让厨间灶头弥漫着香味。很快,一锅简单却温馨的早餐端上了桌头。瘫痪在床的外公,重病在身的母亲、大姨与小姨,都需要他一一照顾。

  在他还未出生时,大姨就已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2岁时,他的母亲患病倒下,父亲提出离婚,母子俩被迫回到农村投靠外婆家;14岁时,外公瘫痪;18岁时,外婆去世;去年,小姨也患上重病。

  每一个清晨,李鸿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家人的情况。

  “大姨现在住院治疗,母亲能够独自吃饭,可是小姨的情绪不稳定,有时会摔碗打人。”李鸿民说,也只有确定亲人们状况良好,自己才能放心地干活。

  同时照顾4个病人,其中的艰辛,旁人难以体会。“光是倾倒粪便,清洗便盆,他一天就需重复至少4次。”符玲英是李鸿民的远房亲戚,她说,每次路过李鸿民的家门,总会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就像照顾4个孩子,不吃饭得哄,不洗澡得求。现在4个病人大都还能自己擦身,等他们老了,李鸿民会更难。”

  辛苦付出,不离不弃,让李鸿民坚持下去的,是幼时一家人相处的温馨、和乐。

  “生活很苦,却没有缺失爱。”李鸿民说,自己幼年时,父母离异,是外公外婆一家人的照顾,给了他温暖的港湾。

  也就是自那时起,李鸿民的心中种下了感恩的种子:好好读书,找份好工作,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不幸的事总是接二连三。自李鸿民懂事以来,小姨也罹患与母亲同样的疾病,就连一向能干而又刚毅的外公也在2007年罹患重病至下肢瘫痪。家庭变故,让李鸿民迅速成长起来。

  在技校就读时,只要不上课,李鸿民就会回家照顾亲人。2011年,李鸿民的外婆也病倒了,又给了这个家庭沉重的一击,也让刚刚进入三亚大东海一家酒店工作的李鸿民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家照顾重病的家人。然而不幸的是,外婆还是在这一年永远地离开了他。

  自强不息谋发展

  安置好患病的亲人们,已经临近正午。李鸿民匆匆扒了两口饭,赶紧戴上斗笠下水田。家里病人多,喝水、拉尿、洗衣、做饭,还得“盯梢”……一刻都不能闲着,每一次李鸿民离家最多不能超过2个小时,地里的农活也只能瞅着空完成。

  李鸿民家里有两亩水田,孕育着一家人的口粮。“国庆后稻谷就可以收割了。”李鸿民说,家里病人太多,收入来源却只能靠着低保,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拮据,吃饭买菜都要扳着指头精打细算,“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今年8月,三亚市吉阳区了解到李鸿民的难处之后,为他谋划发展庭院经济。院落里种植槟榔树,树下养殖鸡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李鸿民改变生活的信心更足了。

  李鸿民曾经非常期待城市里的生活。“因为城里工作多、机会多。”李鸿民说,当初从酒店离职时,经理表示自己可以随时回到酒店工作,“不是不心动,但是我的家人们需要我,我也舍不得离开他们。”

  (三亚日报 记者 张雪峰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