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万宝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向东的创业故事 

  

 张向东正在给猪喂食。三亚日报记者 邓铭瑶 摄 

  

  从地产商到养猪专业大户,是很多人想不到也做不出的选择。国庆黄金周前夕,记者在育才生态区遇见了这位“奇人”——三亚万保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向东,一位从农村走向城市再回归农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成功创业者。

  地产商人变“猪倌”

  张向东来自河南信阳,1999年底跟随亲朋来到海南三亚工作。那时候他开始从事房地产行业。在工作之余,细心的张向东发现三亚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量很大,仅靠农村散户养殖的数量难以维持三亚的日常需求。张向东看准市场后,开始做出艰难的选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选择放弃房地产行业,转战农村当“猪倌”。2012年,他开始走上了养猪的创业之旅。

  从房地产行业转型到农业,其间还是有非常大的跨度。转型初期,很多事情张向东都无从下手,可他并没有放弃,因为一种特殊的情怀,他坚持要在农业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说是创业也是遇到过比较艰辛的事情,当初来到养殖场这块地的时候,草长得比我都要高,没办法就自己带头去除草。还有环保问题,农村散户养殖的养殖观念、管理水平和防疫治疗等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模式,也达不到规模化生产。”张向东一方面看到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又碍于创业环境的窘迫。在刚开始建厂之初,他因不懂养殖和管理,就四处走访各大养殖场和养殖基地。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国内许多地方,学习养殖户和养殖基地的成功经验。回来之后,他还大量翻阅资料书籍,请教农业方面的专家,前前后后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形成自己的管理培育模式。

  张向东介绍,现在养殖场会请饲养员定时、定量、定点给猪喂食,每一批生猪都会做免疫程序,定期的普疫,比如蓝耳、伪狂、圆环、口蹄疫等疫苗预防。

  记者在母猪繁衍养殖室内看到,养殖场为刚出生的小猪仔们还配备了保育箱,灯光、控温等设备一应俱全。而对于一头价值两万元的进口种猪,为保证繁衍质量其营养套餐也与其他猪不一样。据养殖场的饲养员介绍,每天猪舍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料槽也要清洗,料槽内的剩料都要被铲起来,发霉的剩料不利于母猪与崽猪生长。

  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万宝实业公司,记者遇见了做保洁工作的育才村民韦小玲。她离异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娘家,由于家中生活困难且身有残疾,前几年也跟着同村的人去外地务工,但家中孩子小,在外吃不好住不好,最后还是回到家里务农,收入很拮据。

  了解韦小玲的情况后,张向东主动上门帮助,解决韦小玲的工作以及孩子上学的问题。“张总让我在这上班之后,吃住都不愁了,还给我的孩子提供日常生活费,而且我每个月都还有钱补贴家用。”韦小玲说,她现在也就打扫办公室卫生、浇浇花,不用干力气活,真的很感谢。

  如今,三亚万保实业有限公司拥有5000多亩的种植、养殖基地,是集养殖业、种植业、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公司。2012年7月27日,被三亚市人民政府定为“三亚市生猪养殖菜篮子基地”,现已建成年出栏数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目前是琼南地区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

  2015年10月8日,三亚万保实业有限公司被三亚市人民政府定为“三亚市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心”,年处理畜禽粪便8万吨,年产有机肥5万吨,2016年已建成投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和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在为公司建设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三亚市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心)生产建设肥效田间试验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海南省扶贫龙头企业,2017年三亚万保实业有限公司带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精准扶贫人员315户,603人全部脱贫(建档立卡603人,含残疾人员126人,另资助残疾人员2名未成年子女年生活费7200元)。据张向东介绍,公司计划以建设三亚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重点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三亚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运转后将再提供200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贫困户200人脱贫。

  (三亚日报 记者 邓铭瑶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