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孙春和推着轮椅,向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耐心讲解热带兰花。 阿彩 摄

 

  9月15日,刚刚出团回到三亚家里的导游孙春和打开微信,在亲友群里发了两张图片:一面感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这两件来自不同地方的东西是游客寄给他表示感谢的,却几乎同一时间到达他手里。双重的“奖赏”让孙春和开心难抑,忍不住在亲友群里“炫”一下自己小小的自豪感。

  团友点赞

  “孙春和式微笑”体贴入微

  感谢锦旗从广西贵港市寄来,上面写着“诚实守信 行业楷模”八个大字;感谢信是杭州一群大学生写的,信中称赞孙春和贴心周到的服务,让他们的三亚之旅充满欢乐,表示“美丽的三亚!我们还会再来的!”

  孙春和今年45岁,河南平顶山人。“算起来这已经是我收到的第五十封感谢信了。”9月15日,孙春和向三亚日报记者展示了这些感谢信的复印件,它们来自全国各地,新疆、辽宁、宁夏、四川……信件的落款时间从2009年直至2017年,每年都有好几封。

  而在孙春和的部门领导、海口民间旅行社高管张建华的记忆里,孙春和收到的感谢信还远远不止五十封,“有些感谢信公司没有转给他而已”。

  2010年来自宁夏的感谢信上签满了所有团员的名字,信中感谢孙春和的细致,“因为有少数民族游客,每次吃饭他都要亲自督促服务员给回族游客端上饭菜来再离开”。

  2013年湖南长沙易胜文等13位团友的感谢信中,直接总结道:“有一种体贴入微叫孙春和式的微笑”。

  来自吉林市月光女子合唱团的感谢信,则把孙春和的导游过程编成了一首数来宝“孙春和真诚可信,旅游法执行认真,待长辈热忱殷勤,对同龄稳重可亲……”

  2014年9月,孙春和接了一个来自新疆的“猫冬老人团”,老人们个个都带了沉重的旅行箱,到了住地后,孙春和一个人把几十个箱子一一搬上了没有电梯的五层楼各个房间,安顿好老人们后才悄然离开。了解到团中有一位老人行动不便,孙春和又利用第二天休息时间自掏腰包去旧货市场买了轮椅,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推着老人游完整个行程,种种暖心之举让老人们感动不已,回到新疆后专门给他寄来了一大箱子的新疆特产,并给公司写了一封情意满满的感谢信。

  偶遇总理

  机灵应答带出获得的荣誉

  2016年3月22日,是孙春和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照常出团的孙春和正带着一群游客在三亚市民游客中心参观讲解,身边悄然多了一大群人,人群中一个熟悉的面孔让孙春和眼前一亮!那是电视上常常见到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正在视察工作的李克强总理也注意到了举着导游小旗的孙春和,走上前来问他:“你是导游吧?”得到肯定回答后总理嘱咐他说:“导游要诚心诚意、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孙春和立正回答说“总理好!我是这样做的”后,马上又补充了一句,“我是2014年三亚优秀诚信人物”。总理听后赞许地点头笑了。

  “这是我当导游九年来,最有荣誉感的一次经历,因为我既是一名导游,也是一名退伍兵,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时隔一年多,回忆起这一幕时,孙春和仍然很受鼓舞。总理的嘱咐在他心里既是一种肯定,也更成为他日后的行动指南。

  正如孙春和应答时说的,他确实是这样做的,也一直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从业九年来,他已多次受到嘉奖,在2014年三亚市“寻找最美三亚人”评选活动中获提名奖;获得2014年三亚市优秀诚信人物奖;获得2014年全省优秀导游员称号;2015年获评三亚市旅游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把任务交给孙春和,他一定会把事情做好做踏实,让人很放心。”三亚市导游管理中心主任黄志明说,孙春和业务好、党性强,有大局观。每次旅游系统党支部组织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这种作风让人敬佩。

  不忘初心

  以一种“工匠精神”来做导游

  在海军驻三亚某部当兵退役的孙春和是2008年开始从事导游工作的。入行以来,孙春和先后带了上千个旅游团队。“上千个团队里,几乎包含了所有类型的旅游团,儿童团、老师团、婚庆团、老年团……无论什么样的团队,九年来我从没有跟一个团员发生争吵和纠纷,没有一个团队对我有过投诉。”孙春和说,每接到一个团队,他都当做重要任务来完成,会根据客人的需要提供贴心舒适的服务,想客人所想,急客人所急,哪怕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让客人满意、安心。

  张建华介绍说,孙春和所在的团队是专为“订制”型高端旅游团提供服务的导游团队,全员约有上百名,都是公司从数千名导游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孙春和经历过部队的历练,又是党员,处事灵活实在又讲原则,无论是从身体素质还是从政治意识上都很过硬,即便在公司优质导游队伍里,像他这样优秀的员工也是少数的。

  同事高银彩说,孙春和带的团,满意度高,回头率高,经常有客人在接受他的带团服务后提前“预订”他,说哪年哪月将要再来海南旅游,“到时你们就把这个阿春导游给我留着”。

  而在孙春和心里,他是一直把导游这份工作当作事业来经营。他说自己一直以一种“工匠精神”来做导游,希望能像开百年老店那样把导游工作做到终身、做到极致。

  游客写来的感谢信都被孙春和当作人生的成就珍藏着,他很认真地将每封感谢信按时间顺序排放在一起,空闲时拿出来看看,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再次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激励。

  “虽然我入行的时候,传统旅游模式已经走下坡路,更多的游客出行选择自由行,导游的需求量越来越小,但我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次出团,诚心善待每一位游客,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游客也都对我的劳动给予肯定。所以,我没有感受到这个行业的下坡趋势,反而觉得工作和生活每天都在向上走,每带一个团都有新的收获。”孙春和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扬着坚定的微笑,眼里闪着希望的光。

  (三亚日报 记者 杨京达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