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义(右)在田间地头指导贫困户种植技术。 

 

  今年以来,下乡开展科技扶贫工作112次;

  2016年至今,牵头组织科技培训共74场,培训人数3000多人次;

  ……

  这是孔祥义科技扶贫的一组数据。

  作为育才生态区那受村扶贫的驻村干部,孔祥义借助三亚市南繁院的科技优势,开展科技精准培训、送种子送技术等一系列的科技扶贫活动,助力贫困户和巩固提高户增收脱贫。

  田间地头传授种植技术 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从2016年10月起,三亚市南繁院研究员孔祥义成为育才生态区那受村扶贫的驻村干部。

  如何发挥优质种苗的效应,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为孔祥义及其团队面前的课题和任务。

  对此,孔祥义致力于将育才那受村打造为“南豇1号”豇豆种植示范村,将育才那介村打造为茄子新品种种植示范村。

  孔祥义发挥专业特长全程为那受村和那介村种植豇豆和茄子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传授他们科学栽培管理技术。

  有技术,有目标,但是真到了实践时,却又遇到种种难题。

  由于很多农户遇到种植问题,就直接拨打电话请教或要求孔祥义到田间地头诊断。这样,孔祥义的手机就得24小时开机,成了求助热线。

  对于农户,孔祥义总是有求必应,只要农户遇到种植问题,他总是尽量到田间地头指导,手把手教那受村的困难群众种豇豆和科学管理。有时一个上午要跑六七家农户的田间地头;晚上要在那受村给74户贫困户讲课,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教农户种瓜菜的科学技术。

  在扶贫期间,孔祥义带领团队在育才生态区、崖州区、天涯区布点种植“南豇1号”豇豆新品种2983.17亩,受益农户1033户。

  培育种植示范户

  点燃贫困户致富热情

  苏荣海是三亚市南繁院对点帮扶贫困户之一,也是孔祥义重点打造的豇豆种植示范户。

  根据苏荣海的情况及家庭条件,孔祥义建议他在管理好槟榔园的基础上,种植豇豆。

  孔祥义及其团队提供免费种子及化肥等物资,全程提供技术支持。

  去年12月,苏荣海种植的豇豆开始采摘,卖出前4批豇豆,就收入1200元。

  苏祥海初试种植的成功,让许多张望的那受村贫困户打消了顾虑,纷纷翻地、播种加入豇豆种植行列。许多种下豇豆的贫困户更是积极地参加每周一、周五晚的电视夜校,听完课后,都围着孔祥义请教种植豇豆的各类技术以及防病虫害问题。

  为了传授种植管理技术,孔祥义在村里与贫困户们同吃同住同劳动,24小时为贫困户提供科技致富服务,希望能够帮助村民早日摘掉“穷帽”奔小康。

  仅2016年冬季,孔祥义就带领团队成员将育才、天涯区等地750户贫困户打造成“南豇1号”豇豆种植示范户。

  孔祥义告诉记者:“我还打算带领团队在育才那受等贫困地区实现‘产销研’一体化,让瓜菜收购商进村收购,让村民‘守着田头数钱’。”

  可以说,这种通过送种子、送技术、送服务实现精准扶贫,让贫困户能够“自我造血”的扶贫模式,燃起了三亚市农村地区诸多贫困户的生活新希望。

  授之于渔

  增加贫困户脱贫信心

  苏安是育才那受村贫困户苏祥海的儿子,待业在家。

  孔祥义建议他到三亚市南繁院学习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从思想上、技术上进行扶贫。

  “在豇豆种苗的发芽期,一定要注意土壤的湿度与温度,尽量不浇水追肥。”在基地“进修”的苏安认真地将孔祥义团队技术员的讲解要点记录下来。

  经过5个月的“进修”,苏安俨然成为半个种植专家,种植水平大有提升。苏安说:“以后我要把掌握的知识都传授给乡亲们。”

  在扶贫工作中,为帮助那受村的苏荣海、苏祥海、吉福财、陈亚望、卢秋霞等贫困户脱贫,孔祥义根据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扶贫措施,从技术上、思想上给予支持与指导,让农户大大增加脱贫信心。

  吉福财是孔祥义帮扶过一名贫困户,是吉阳区罗蓬村的一名单身汉,家里种植线椒、槟榔等作物。

  虽然为人勤快,但苦于种植技能不高,作物收成不好,吉福财日子仍过得简单拮据。

  通过入户调查走访与查看吉福财家槟榔园、线椒地后,孔祥义指出其槟榔产量不高的原因。

  “槟榔出现挂果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因为种植太密,光合作用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槟榔树患了椰心甲虫,需要打药和养分。”孔祥义一边指出问题,一边悉心指导吉福财槟榔挽救措施,同时对吉福财种植的线椒给予极大的肯定与鼓励。

  经过与孔祥义的一番交流,吉福财对槟榔、线椒种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与了解,尤其是孔祥义的肯定与指导,让他对往后的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吉福财感激地说:“幸亏有了政府和专家的帮扶,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记者在那受村采访时深切感受到,通过孔祥义的科技扶贫、扶智扶技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如阳光照暖了那受村,照亮了一双双贫困群众纯朴的眼睛,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带来了曙光。

  目前,那受村等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各项目标如期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更加坚实了。

  (三亚日报 记者 林志猛

 

[责任编辑:王晓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