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 微信图片_20200304162616.jpg

您的位置:三亚文明网首页 > 传统美德

海南红色家风|孙毓雄:大公无私赴革命 奉献精神传后人

发布时间:2021-09-29来源:海南省文明办 人民网海南频道联合出品

编者按

一封家书,纸短情长。它记录了一段段革命事迹,蕴含了一颗颗赤子初心,也彰显了一片家国情怀!海南省文明办联合人民网海南频道推出“海南红色家风”专栏,邀您一起与海南知名作家共同穿越时空隧道,与先烈们展开心灵对话,感受浓厚炽烈的初心使命,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小时候,奶奶坐在客厅读爷爷从延安寄来的信,一会哭一会笑,每次看完信都跟我说要好好学习,长大去延安。”孙海燕虽没见过爷爷孙毓雄,但从爷爷远方的来信,就能知道爷爷去做了一件大事。

△革命烈士孙毓雄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

孙毓雄出生于地主家庭,自幼爱好读书,曾在其姐夫、崖县共产党员黎茂萱处阅览了许多进步书刊,受到了熏陶,对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有所认识。在黎茂萱的影响下,孙毓雄开始信仰共产主义,他隐瞒了家人,走上了革命道路,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由此开始。孙毓雄创办了书报站,推销革命书刊供会员和学生阅读,引起了青年群体的强烈反响。1938年初,孙毓雄得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大学第四期招生的消息,他毅然决然前往延安。

“那时候我们就只知道他去读书,经常从家里拿钱,大家都很疑惑,读书为什么要这么多钱。”孙毓雄的弟弟告诉记者,当时全家都不知道孙毓雄在延安读书的费用为何如此之高,直到后来才知道,他为了革命,不惜变卖家产。

从小就对爷爷经历好奇的孙海燕,长大后决定挖掘爷爷的故事,并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尽管爷爷出生在封建地主家庭,但他仍然支持革命,而且不顾家人反对为革命出钱出力,这种奉献精神真的很令我崇敬。”经过多方了解,孙海燕一点点地拾回爷爷的那段革命峥嵘岁月,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前往延安捧回了一把土,将爷爷的“遗骸”带回家乡。

△受孙毓雄影响,孙女孙海燕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受访者供图

如今虽已不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孙海燕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爷爷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积极踊跃当义工为慈善献一份力、加入组织帮助“无名烈士”寻找家人、学习革命历史讲革命故事……孙海燕乐此不疲且不计回报。

“我就想成为一个像爷爷一样为了国家鞠躬尽瘁的人,虽然家境并不富裕,做这些事情也没有任何酬劳,但我觉得这些对于我来说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孙海燕几乎投入了个人的所有时间用于公益事业,日复一日的奔波劳碌,仍然乐此不疲。

历史资料:

孙毓雄 (1915―1942) 海南崖县一区梅东村(今属三亚市梅山镇)人。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只身前往陕北――延安。1939年春,“抗大”学习毕业后任延安抗日第四大队分队长并奉命带领一个数十人的小分队奔赴抗日前线。由于叛徒出卖,小分队在渡黄河时被国民党军包围,他在突围时不幸被捕。1942年11月在国民党西安西北青年劳动营被杀害。(资料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黄已珈

图说三亚

更多>>